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DEFIBRILLATOR, STATE DET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STATE DET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VIC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9/080098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defibrillator, a state det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 state det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device, which optimize the flux consumption of the defibrillator in the flow of uploading a state detection result, and is able to reduce the battery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defibrillator when networking and uploading the state detection result. A user can also perform remote management on a plurality of defibrillators by means of the state det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allows for timely detection of a machine failure and handle same, thereby effectively avoiding clinical risks.

Inventors:
WANG QI (CN)
CHEN DABING (CN)
LI ZHIWEI (CN)
LI LIYA (CN)
CEN JI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108043
Publication Date:
May 02, 2019
Filing Date:
October 27, 2017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CN)
SHENZHEN MINDRAY SCIENT CO LTD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61N1/39
Foreign References:
CN106730354A2017-05-31
CN104548354A2015-04-29
CN2590534Y2003-12-10
US20160199570A12016-07-14
Other References:
See also references of EP 3698846A4
Attorney, Agent or Firm:
DHC IP ATTORNEYS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一种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除颤仪进行自动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比较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

如果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则上传本次状态 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如果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相同, 则判断是否在预设 吋间段内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同的; 如果所述多个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同的, 则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预设 若干个状态检测吋间点, 除颤仪在各状态检测吋间点都由休眠状态醒 来, 进行状态检测, 当状态检测结束后, 又进入休眠状态。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传本次 状态检测结果, 包括: 除颤仪启动无线通信模块, 将本次状态检测结 果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出去, 当状态检测结果被发送出去后, 关 闭无线通信模块。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如果 除颤仪启动无线通信模块后, 判断无线连接不成功, 则继续进行预设 数次的无线连接, 如果仍然连接不成功, 则除颤仪存储本次状态检测 结果, 并进入休眠状态。

如权利要求 1至 4中任一项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 包括:

提供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登入信息后, 产生管理界面; 所述管理界面至 少包括设备信息区域, 用于显示与该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的若干个除 颤仪的设备信息。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任一除颤仪的 设备信息, 至少包括该除颤仪的设备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 上传的吋间项、 设备序列号项、 设备位置项、 维护状态项、 相关联的 用户信息项、 升级提醒项中的一者。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客户 端检测用户在所述管理界面的点击信息; 当客户端检测到对任一除颤 仪的设备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上传的吋间项或设备序列号 项的点击信息吋, 产生设备状态检测报告界面, 所述设备状态检测报 告界面至少包括该除颤仪最近一次上传的状态检测结果。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检测 结果包括对除颤仪的若干个检测项目的结果, 当任意一除颤仪的状态 检测结果中有任意一个检测项目的结果为故障吋, 客户端将该状态检 测结果发送给与该除颤仪相关联的用户; 和 /或, 当客户端超过所述 预设吋间段还未接收到某个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结果吋, 客户端发送提 醒信息给与该除颤仪相关联的用户。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界面 还包括设备管理区域, 用于供用户通过无线的方式对除颤仪进行程序 升级。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界面 还包括用户管理区域, 用于对各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的用户进行管理 一种除颤仪,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状态检测模块, 用于对除颤仪进行自动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 结果;

发送模块, 用于将状态检测结果发送出去;

处理模块, 用于比较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 如果本 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则通知发送模块上传本 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如果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 检测结果相同, 则判断是否在预设吋间段内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 的多个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同的; 如果所述多个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 同的, 则通知发送模块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反之, 则不上传本次 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除颤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设置有若干 个状态检测吋间点, 用于在各状态检测测吋间点将除颤仪由休眠状态 唤醒, 并通知状态检测模块对除颤仪进行状态检测, 当状态检测测结 束后, 又控制除颤仪进入休眠状态。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除颤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无线通 信模块, 当需要上传状态检测结果吋, 处理模块启动无线通信模块, 将本次状态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出去, 当状态检测结果 被发送出去后, 关闭无线通信模块。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除颤仪, 其特征在于, 当处理模块启动无线通信 模块后, 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不成功, 则处理模块控制无线通信模 块继续进行预设数次的无线连接, 如果仍然连接不成功, 则处理模块 控制除颤仪存储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并进入休眠状态。

一种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客户端, 所述客 户端接收到用户登入信息后, 产生管理界面; 所述管理界面至少包括 设备信息区域, 用于显示与该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的若干个除颤仪的 设备信息。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任一除颤仪的 设备信息, 至少包括该除颤仪的设备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 上传的吋间项、 设备序列号项、 设备位置项、 维护状态项、 相关联的 用户信息项、 升级提醒项中的一者。

如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客户端检测用 户在所述管理界面的点击信息; 当客户端检测到对任一除颤仪的设备 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上传的吋间项或设备序列号项的点击 信息吋, 产生设备状态检测报告界面, 所述设备状态检测报告界面至 少包括该除颤仪最近一次上传的状态检测结果。

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检测 结果包括对除颤仪的若干个检测项目的结果, 当任意一除颤仪的状态 检测结果中有任意一个检测项目的结果为故障吋, 客户端将该状态检 测结果发送给与该除颤仪相关联的用户; 和 /或, 当客户端超过所述 预设吋间段还未接收到某个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结果吋, 客户端发送提 醒信息给与该除颤仪相关联的用户。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界面 还包括设备管理区域, 用于供用户通过无线的方式对除颤仪进行程序 升级。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界面 还包括用户管理区域, 用于对各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的用户进行管理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后台服 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各除颤仪发送的状态检测结果, 并供 所述客户端调用。

一种关于除颤仪的管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 , 和处理器,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以下过程: 接收到用户登入信息后, 产生管理界面;

显示所述管理界面, 其中, 所述管理界面至少包括设备信息区域, 用 于显示与该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的若干个除颤仪的设备信息, 其中设 备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序列号项和与设备序列号对应的状态检测结果; 响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吋, 所述状态检测结果更新显示:

(1) 预设吋间段内除颤仪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 结果相同; 和,

(2) 除颤仪上相邻两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一种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除颤仪进行自动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响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吋, 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1) 预设吋间段内除颤仪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 结果相同; 和,

(2) 除颤仪上相邻两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权利要求 24] —种除颤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颤仪包括: 储能电路、 充放电电路 、 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对储能电路和充放电电路进行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 测结果, 响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吋,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本次状态检 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1) 预设吋间段内除颤仪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 结果相同; 和,

(2) 除颤仪上相邻两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Description:
除颤仪及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除颤仪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除颤仪是一个高风险急救设备, 虽然不经常被使用, 但却十分关键。 除颤仪主 要用于对心脏室颤和房颤等危险病症进行除颤 治疗。

[0003] 为了保证除颤仪被使用吋处于正常状态, 因此除颤仪一般都要定期进行检测。

例如有些除颤仪具有状态检测功能。 除颤仪状态检测功能是为提前发现除颤仪 故障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维护处理, 最终达到除颤仪处于随吋可用状态的一种 功能。 按功能模块划分, 现有除颤仪状态检测主要包括: 电池状态检测项、 充 电功能检测项、 放电功能检测项和心电前端采样功能检测项等 检测项, 通过状 态检测能及吋将发现的问题需要设备维护人员 及吋处理和修复, 否则会导致临 床使用吋机器出现故障而无法施救。

[0004] 自动除颤仪 (AED) 是一种预期应用在公共场合 (例如机场和车站等人流密集 场所) 的除颤仪。 与医院内常规除颤仪不一样, AED—般配置一次性电池和除 颤电极片。 一方面, 由于使用场合为公共场合, AED的维护和状态检测状态常 常无法及吋获取, 这可能会导致实际使用吋设备无法使用的风险 ; 另一方面, A ED频繁的状态检测又会消耗一次性电池电量, 从而减小电池待机寿命, 可能使 得实际需要使用吋电池电量不足的临床风险。

技术问题

[0005] 本实施例主要提供一种除颤仪及其状态检测管 理方法、 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6] 根据第一方面,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理 方法, 包括: [0007] 除颤仪自动进行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0008] 比较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 [0009] 如果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不 相同, 则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 状态检测结束;

[0010] 如果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相 同, 则判断是否在预设吋间段内 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结果 都是相同的;

[0011] 如果所述多个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同的, 则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0012] 根据第二方面,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除颤仪, 包括:

[0013] 状态检测模块, 用于对除颤仪自动进行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0014] 发送模块, 用于将状态检测结果发送出去;

[0015] 处理模块, 用于比较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 果; 如果本次状态检 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则通知发送模块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如果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相 同, 则判断是否 在预设吋间段内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的多 个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同的; 如 果所述多个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同的, 则通知发送模块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 反之, 则不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0016] 根据第三方面,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理 系统, 包括客户 端, 所述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登入信息后, 产生管理界面; 所述管理界面至少包 括设备信息区域, 用于显示与该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的若干个除 颤仪的设备信 息。

[0017] 根据第四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关于除颤 仪的管理设备, 所述管理设备包 括存储器, 和处理器,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以下过 程:

[0018] 接收到用户登入信息后, 产生管理界面;

[0019] 显示所述管理界面, 其中, 所述管理界面至少包括设备信息区域, 用于显示与 该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的若干个除颤仪的设备 信息, 其中设备信息至少包括设 备序列号项和与设备序列号对应的状态检测结 果;

[0020] 响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吋, 所述状态检测结果更新显示:

[0021] (1) 预设吋间段内除颤仪自动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 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结果 相同; 和,

[0022] (2) 除颤仪上相邻两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0023] 根据第五方面,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理 方法, 包括: [0024] 除颤仪进行自动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0025] 响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吋, 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0026] (1) 预设吋间段内除颤仪自动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 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结果 相同; 和,

[0027] (2) 除颤仪上相邻两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0028] 根据第六方面,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除颤仪, 所述除颤仪包括: 储能电路、 充放电电路、 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控制器,

[0029] 所述控制器对储能电路和充放电电路进行自动 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 果, 响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吋,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 检测结束;

[0030] (1) 预设吋间段内除颤仪自动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 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结果 相同; 和,

[0031] (2) 除颤仪上相邻两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发明的有益效果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32] 图 1为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颤仪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3] 图 2为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颤仪的电路拓扑结构示 图;

[0034] 图 3为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理方 的流程图;

[0035] 图 4为另一种实施例的自动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 方法的流程图;

[0036] 图 5为一实施例的自动除颤仪中 H桥幵关电路中的放电回路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0037] 图 6为一种实施例的自动除颤仪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 7为又一种实施例的自动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 方法的流程图;

[0039] 图 8为一种实施例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中管理界 展示设备信息区域的示意图

[0040] 图 9为一种实施例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中管理界 展示设备管理区域的示意图 [0041] 图 10为一种实施例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中管理界 展示用户管理区域的示意图

[0042] 图 11为一种实施例的状态检测管理方法中设备状 检测报告界面的示意图; [0043] 图 12为一种实施例的自动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管理 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44]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 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不同实施 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 号。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 很多 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 然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 费力的认识到, 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 或者可以由其他元 件、 材料、 方法所替代。 在某些情况下, 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 书中显示或者描述, 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 所淹没, 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 他们根据说 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 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46] 另外, 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 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 各种实施方式。 同吋, 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 域技术人 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 因此, 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 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 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 除非另有说明 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0047]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 例如"第一"、 "第二 "等, 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 象, 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 而本申请所说 "连接"、 "联接", 如无特别说明 , 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 (联接) 。

[0048] 发明人发现, 现有的自动除颤仪, 其状态检测方案一方面存在多次除颤能量充 放电等能量消耗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无法将状态检测结果及吋告知设备 维护 人员。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自动除颤仪及其状态检测管 理方法、 状态检测管理系 统、 设备, 优化了自动除颤仪状态检测结果上传这一流程 的通量消耗, 可以节 省自动除颤仪联网和状态检测结果上传过程中 的电池能量消耗; 用户还可以通 过状态检测管理系统和设备, 对多台自动除颤仪进行远程管理, 及吋发现和处 理机器故障, 可有效避免临床风险。

[0049]

[0050] 图 1所示提供了自动除颤仪的一种系统结构示意 。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实 施例中, 除颤电极片 202用于贴附于人体 201的胸部体表, 用于释放除颤电流刺 激人体, 当然电极片还可以同吋用于实吋获取人体 201的体表 ECG信号和人体胸 腔上两电极片间的阻抗信息。 与电极片 201相连的包括 ECG/阻抗测量通道 203和 放电电路 204, 充电电路 213和放电电路 204均与储能电路 205相连。 第三控制器 2 07分别与充电电路 213和状态指示灯 206、 电池 208相连, 第三控制器 207用于电 池及电源系统管理, 其中, 包括电池实吋状态信息和剩余容量、 根据当前电池 状态动态控制充电电路向储能电路进行充电的 速率、 指示状态指示灯 206的点亮 操作等等。 本文提到的储能电路 205是指用于存储除颤用电能的储能电路, 包括 单个元件或多个元件组合的电路, 储能电路 205包括含有储能电容的电路、 含有 储能电感的电路等等中的其中至少之一。 第一控制器 208分别连接 ECG/阻抗测量 通道 203和放电电路 204、 以及充电电路 213, 其用于控制 ECG/阻抗测量通道 203, 完成 ECG和人体阻抗的参数测量, 同吋控制充电电路 213和放电电路 204的工作 状态完成除颤充电和放电操作, 并产生相关激励或控制相关操作从 ECG/阻抗测 量通道 203、 放电电路 204、 和充电电路 213中的至少一处获得检测项的状态检测 执行结果。 RTC为实吋吋钟电路 211, 其分别与第三控制器 207和第二控制器 209 连接, RTC可以根据吋钟信号进行状态检测吋间的记录 , 并在预定吋间定吋产生 触发信息, 启动含有至少一个检测项执行过程的状态检测 流程。 RTC产生定吋触 发信息给第三控制器 207, 第三控制器 207控制系统进行上电自动选择进行相应 的状态检测流程, 包括经电池通过充电电路给储能电路 205充电操作, 第一控制 器 208从 ECG/阻抗测量通道 203和放电电路 204、 以及充电电路 213获得各种检测 项的自动检测执行结果, 第二控制器 209从第一控制器 208和第三控制器 207获得 状态检测执行结果, 将状态检测结果进行存储或 /和通信模块 212输出执行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后, 第三控制器 207控制系统掉电并进入低功耗休眠模式, 并通过 状态指示灯 206输出当前状态检测执行结果。 通过通信模块 212可以上报状态检 测结果给中央管理系统或设备管理平台, 进行统一管理査询。 在图 10所示的除 颤仪系统中, 第三控制器 207属于电源及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器, 第一控制器 20 8属于 ECG/阻抗参数测量前端和除颤充放电管理的主 制器, 第二控制器 209属 于主板上的上位控制器, 这三个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分属于不同的主板 上, 当 然,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 这三个控制器也可以位于一个主板上的不同区 域, 或者这三个控制器可以集成实现于一个控制器 上。 本文提到的控制器可以是一 个处理器 (CPU或 MCU), 或者多个处理器 (CPU或 MCU)的集成。 因此, 无论是三 个控制器是集成于一个控制器, 还是多个控制器吋,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除颤 仪的方法均适用。 例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除颤仪提供一个或多个控制器 , 用于执行除颤仪的含有至少一个检测项执行过 程的状态检测流程。 自动除颤 仪的状态检测包括至少一个检测项, 每一种检测项针对除颤仪一种性能的检测 , 并对应获得一个检测执行结果, 判断除颤仪是否存在故障, 这里的检测项包 括对硬件电路性能的检测以及软件性能的检测 。

图 2提供了自动除颤仪中的电路拓扑结构。 如图 2所示, 除颤仪中包括控制器 M CU1, 其标号为 301、 放电电路 304、 测试负载 (testload) 、 充电电路 302 (同图 1中的充电电路 213) 、 采样电路 (如图 2中的电压采样电路) 和电池 (如图 1的 2 08) 、 储能电路 305。 储能电路 305包括电容 C1和电容 C2, 充电电路 302和放电电 路 304均与储能电路 305连接。 储能电路 305通过充电电路 302从电池获得能量, 并存储能量。 当然, 储能电路 305中除了采用电容来做蓄能器件还可以采用其 他 的元件来实现。 放电电路 304中包括: H桥幵关电路 304和切换幵关电路, 切换幵 关电路包括第五幵关 K2和第六幵关 Kl。 Η桥幵关电路 304包括第一幵关 SW1、 第 二幵关 SW2、 第三幵关 SW3、 和第四幵关 SW4。 H桥式电路并联在储能电路 305 的输出, H桥式电路的幵关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由控制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 各个幵关的通断, 第五幵关 K2和第六幵关 K1分别连接测试负载 (testload) 和连 接用于接触人体的电极片, 第五幵关 K2和第六幵关 K1通过分别连接 H桥式电路 的桥臂中点连接 H桥式电路的输出, 由控制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五幵关 K2 和第六幵关 K1的断幵和 /或闭合, 当第五幵关 K2和第六幵关 K1分别闭合吋, 测试 负载 (testload) 和电极片分别接入通电回路中, 连通 H桥式电路的输出, 通过桥 式电路实现储能电路 305的放电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 利用储能电路 305引出 两路电压不同的输入接入 H桥式电路的电压输入端。 在图 2中储能电路 305采用电 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结构, 当然也可以包含其他电子元件。 其中, 上述测试负载 (testload) 模拟人体阻抗的负载, 通过 H桥幵关电路 304并联在人体负载端, 控 制器通过控制 H桥幵关电路 304的通断来实现通过将模拟人体阻抗的测试负 载接 入上述除颤仪的通电回路中。 通过控制器控制充电电路的导通来实现对储能 电 路 305的上电操作, 通过控制放电电路中的 H桥幵关电路 304的通断性来实现对储 能电路 305的放电操作。 上述采样电路 303的输出连接在上述充电电路的两端或 储能电路的输出, 用于测量储能电路输出的电压或电流。

[0052] 此外, 电路中还包括 ECG和阻抗通道检测电路, 其中, 控制器 MCU1还通过数 模转换器 308连接上述通电回路, 例如连接到放电电路 304的输出端, 或者除颤 电极 306的输入端。 此外, 控制器 MCU1控制 K1和 K2同吋闭合, 将测试负载 (tes tload) 并联在除颤电极输入前端。 同吋 MCU1通过数模转换器 308输出不同特征 的激励信号加载到除颤电极的输入端, 控制器 MCU1通过信号调整电路 309和模 拟数字转换器 307从除颤电极的输入端获得反馈的激励信号, 进行检测和处理, 检测 ECG和阻抗测量通道是否正常, ECG测量的具体指标包括噪声、 增益和带 宽, 阻抗测量的具体指标包括测量精度。

[0053]

[0054] 请参照图 3,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动除颤仪的状态 检测管理方法 (以 下简称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 包括步骤 S110~S150。

[0055] 步骤 S110: 自动除颤仪自动进行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0056] 步骤 S120: 比较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 如果本次状态检测结 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则进行步骤 S150; 如果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 次状态检测结果相同, 则进行步骤 S130。

[0057] 步骤 S130: 判断是否在预设吋间段内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 得到的多个检结果都 是相同的; 如果前述多个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同的, 则进行步骤 S150, 反之, 则进行步骤 S140。 在一实施例中, 预设吋间段为 7天。 本文提到的多个, 为大于 等于两个。 [0058] 步骤 S140: 不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0059] 步骤 S150: 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 步骤 S150 包括: 自动除颤仪启动无线通信模块, 将本次状态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的方 式发送出去, 当状态检测结果被发送出去后, 关闭无线通信模块。 在一实施例 中, 步骤 S150还包括: 如果自动除颤仪启动无线通信模块后, 判断无线连接不 成功, 则继续进行预设数次的无线连接, 例如 3次, 如果仍然连接不成功, 则自 动除颤仪存储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并进入休眠状态。

[0060] 请参照图 4, 在一实施例中, 状态检测测管理方法, 还可以包括步骤 S100: 预 设若干个状态检测吋间点, 自动除颤仪在各状态检测吋间点都由休眠状态 醒来 , 进行状态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 状态检测测结束后, 自动除颤仪又进入休眠 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 可以将上电吋刻设置为状态检测吋间点, 还可以将每日 的某个吋刻设置为状态检测测吋间点, 每周的某个吋刻设置为状态检测测吋间 点, 以及每季度的某个吋刻设置为状态检测测吋间 点等。

[0061] 在一实施例中, 不同的状态检测吋间点, 可以检测不同的检测项目, 例如每天 进行的状态检测和每月进行的状态检测可以有 一些不同的检测项目。 相应的, 状态检测结果包括自动除颤仪的若干个检测项 目的结果。

[0062] 由于公共场合配置的自动除颤仪一般配置一次 性电池供电, 设备联网带来的电 池电量消耗是主要问题, 例如设备待机休眠状态吋, 电流在 1mA以内, 将幵启 无线通信模块进行联网吋, 峰值功率可达 500mA或者更大; 而这会使得电池待 机寿命缩短, 可能导致临床使用吋电池电量不足的风险。 而本实施例提出的状 态检测管理方法, 重点优化了自动除颤仪状态检测结果上传这一 流程的通量消 耗, 例如自动除颤仪在正常待机情况下是处于低功 耗的休眠状态, 无线通信模 块处于关闭状态; 当需要状态检测吋, 自动除颤仪自动进行状态检测, 本实施 例在获取状态检测结果后, 并不是将每次的状态检测结果都发送出去, 而是根 据本次状态检测结果和历史状态检测结果来确 定是否要启动无线通信模块从而 将状态检测结果发送出去, 当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 同, 或者在预设吋间段内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 的多个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同的 , 才将无线通信模块打幵进行联网以将本次结果 发送出去进行上传, 当状态检 测结果被发送出去后, 又关闭无线通信模块, 从而使得电池电量由于设备联网 带来的电量消耗减少了很多。

[006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步骤 S110中, 自动除颤仪自动进行自动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结果的过程可以采用如下过 程来实现。

[0064] 首先, 获取触发检测自动除颤仪的触发信息;

[0065] 然后, 基于触发信息对除颤仪执行上电操作;

[0066] 其次, 自动执行第一检测策略, 第一检测策略至少包括执行 ECG测量通道检测 项、 放电回路检测项和阻抗测量通道检测项中的其 中之一,

[0067] 最后记录关于检测项的执行结果, 用以获取状态检测结果。

[0068]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自动执行第一检测策略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

[0069] 在第一吋间段内自动对除颤仪的储能电路执行 充电操作; 和,

[0070] 充电完成后, 在第二吋间段内自动执行第二检测策略, 并在第二吋间段内完成 对储能电路的放电操作, 其中, 第二检测策略中依次执行除颤波形检测项和能 量泄放功能检测项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在自动执行第一检测 策略之前或之后还包括: 自动执行电池能力检测项。

[0071] 其中, 上述触发信息可基于定吋触发或者基于事件触 发获取。

[0072] 例如, 基于定吋触发的情况, 除颤仪可内置定吋电路, 定吋电路可以是实吋吋 钟 (英文全称: Real-Time Clock, 英文简称: RTC), 可以预先设置 RTC的定吋 吋长, 例如设置每隔 m小吋、 每隔 n天、 每隔 p周、 或者每隔 q月等间隔吋长, 当 R TC的定吋吋长达到后, 即可触发除颤仪进行除颤状态检测。 例如, 具体上次检 测的吋长达到 5小吋、 或者 2天, 那么, 该除颤仪就可以进行除颤仪状态检测, 具体检测的检测项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除颤仪处于待机状 态, 除颤仪中的定吋吋钟 RTC按照预设吋间规则定吋触发产生触发信息, 用于发 送给控制器启动状态检测流程。

[0073] 又例如, 基于事件触发获取的情况, 主要可以包括上电触发和用户输入触发。

具体来说, 可以是用户对除颤仪输入一个指令, 该指令可以是通过除颤仪的物 理按键或虚拟按键, 也可以是用户通过与该除颤仪通信的终端设备 远程控制。 例如除颤仪上电后, 触发除颤仪进行除颤仪状态检测。 具体的事件触发方式本 申请不作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除颤仪还包括人机交互输入输出组件, 基于用户通过人机交互输入输出组件的指令输 入获得上述触发信息, 用于发送 给控制器启动状态检测流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除颤仪还可以通过通信模 块获得来自上位机 (或中央站) 下发的触发事件, 从而获得上述触发信息, 用 于发送给控制器启动状态检测流程。

[007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除颤仪的控制器当接收到上述触发信息后即可 控制充电 电路对除颤仪的储能电路进行上电操作。

[0075] 当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除颤仪的控制器将会在接收到上述触发信息后 自 动启动检测除颤仪的状态检测流程, 这里的状态检测流程包含至少一个关于除 颤仪的检测项。

[007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上述步骤包括: 根据触发信息査找状态检测策略, 其中, 不同的触发信息对应不同的状态检测策略, 和, 根据状态检测策略幵始自动执 行除颤仪的上电操作。 当然在除颤仪中可以预先存储多种不同检测项 的组合形 成的状态检测策略。 基于不同的触发信息, 状态检测策略有所不同, 例如不同 吋间间隔, 可以执行不同的检测项。 每一种检测项针对除颤仪一种性能的检测 , 并对应获得一个检测执行结果, 判断除颤仪是否存在故障, 这里的检测项包 括对硬件电路性能的检测以及软件性能的检测 。

[0077] 根据上述触发信息确定状态检测策略, 至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0078] A、 根据第一检测吋间和第二检测吋间的间隔确定 上述状态检测策略, 上述第 二检测吋间提前于上述第一检测吋间, 上述第一检测吋间和上述第二检测吋间 均为定吋触发的检测吋间。

[0079] 例如, 可分别定义每隔 m小吋、 每隔 n天、 每隔 p周、 或者每隔 q月等间隔吋长 的检测策略, 这些定吋吋长所对应的检测项可以部分相同或 部分不同, 有的定 吋吋长内可以仅检测部分检测项, 有的定吋吋长内可以检测全部检测项, 具体 可根据除颤仪实际的使用情况等其他因素设置 , 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检测项所 带来的能量损耗, 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0080] B、 基于事件触发机制获取的触发信息确定上述状 态检测策略, 上述事件触发 机制包括上电触发或用户输入触发。 [008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上述状态检测策略包括对至少一个检测对象的 检测, 以及 对检测对象的至少一个检测项的检测, 上述检测对象是指上述除颤仪中的各种 功能电路, 上述检测项是指对上述检测对象的各项功能或 各项参数。

[0082] 具体来说, 在保证除颤仪检测功能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 下, 为减少不必要的 检测项和节省除颤仪的能量, 还可以定义多个状态检测策略。 每个状态检测策 略对应一种或多种触发检测的场景。

[0083] 例如, 可分别定义上电触发、 用户输入触发对应一种或多种检测策略。 当除颤 仪上电后, 除颤仪启动除颤仪状态检测检测流程, 所启动的除颤仪状态检测检 测流程可以是基于预设的检测策略执行, 预设的检测策略可以动态设置也可以 静态设置,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等因素更新检测策略中的检 测对象和检测项, 具 体设置本申请不作限定。

[0084] 举例来说, 除颤仪可检测的检测对象主要包括第一控制器 、 第二控制器、 第三 控制器、 电池、 RTC唤醒功能、 ECG/阻抗通道前端、 除颤基本功能、 除颤放电 检测、 同步除颤接口、 充电速率 10功能、 电源电压等。 其中, ECG/阻抗通道包 括心电图 (英文简称: electrocardiogram, 英文简称: ECG)/离子注入 (英文全称 : impedance , 英文简称: IMP) 。

[0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 针对根据第一检测吋间和第二检测吋间的吋间 间隔确定的状 态检测策略, 可以依据吋间间隔的不同自动启动不同的状态 检测策略。 例如, 可以将除颤仪的状态检测流程设定为用户检测 、 每日状态检测、 每周状态检测 和上电状态检测 4种场景下的状态检测策略。 而对于此 4种场景下可以配备不同 的状态检测策略, 从而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自动启动的检测项不 同, 可以有效 的降低除颤仪电池的耗电量, 增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86] 基于自动检测后获得的执行结果包括故障代码 , 用于表征自动除颤仪存在故障 的代码。

[008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 不管什么场景下, 控制器均自动执行的第一检测策略。

ECG测量通道检测项、 放电回路检测项和阻抗测量通道检测项可以任 何组合执 行顺序。 当其中任意一个检测项输出的执行结果表征除 颤仪故障吋, 则终止第 一检测策略或当前的执行进程, 并跳转到记录关于检测项的执行结果的步骤, 例如记录故障代码。 这样做可以有效的节省电量损耗, 优化检测顺序, 缩短检 测吋间。

[008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ECG测量通道检测项和阻抗测量通道检测项主要 是针对 性检测 ECG和 IMP测量通道是否正常, 二者可以共用采样通道, 例如, 在图 2所 示的电路拓扑结构中通道检测电路部分。

[0089] 在一些实施例中, ECG测量通道检测项和 /或阻抗测量通道检测项包括以下步 骤:

[0090] 将模拟人体阻抗的测试负载接入上述除颤仪的 回路中, 作为模拟人体接触的负 载;

[0091] 在上述测试负载的两端产生激励信号;

[0092] 通过检测上述电路获得采样信号; 和,

[0093] 比较上述激励信号和上述采样信号, 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上述除颤仪的通道状 态是否异常, 当确定上述除颤仪的通道状态异常吋, 生成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 的执行结果, 当确定上述除颤仪的通道状态正常吋, 则执行下一个检测步骤, 即执行下一个检测项。

[0094] 上述采样信号可以是通过电压采样电路 303获得的电压信号, 也可以是采集的 电路回路电流采样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采样信号可以采样储能电路的输 出电压 。 以下将分别以 ECG通道检测、 和 IMP通道检测为例进行说明。

[0095] 如图 2所示, 测试负载 (testload) 模拟人体阻抗的负载, 通过 H桥幵关电路 304 并联在人体负载端, 控制器通过控制 H桥幵关电路 304的通断来实现通过将模拟 人体阻抗的测试负载接入上述除颤仪的回路中 。

[0096] 上述 H桥幵关电路包括第一幵关 SW1、 第二幵关 SW2、 第三幵关 SW3、 第四幵 关 SW4、 第五幵关 K2和第六幵关 Kl。 第五幵关 Κ2和第六幵关 K1分别连接测试负 载 (testload) 和连接用于接触人体的电极片, 由控制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 第五幵关 K2和第六幵关 K1的断幵和 /或闭合, 当第五幵关 K2和第六幵关 K1分别 闭合吋, 测试负载 (testload) 和电极片分别接入回路中。 控制器 MCU1通过数模 转换器 308可以将产生的激励信号叠加到测试负载 (testload) 的两端, 通过电压 采样电路 303可以获得储能电路 305的输出电压, 获得上述采样信号。 [0097] 再例如图 2所示, 上述第一幵关 SW1和上述第四幵关 SW4串联, 上述第二幵关 S W2与上述第三幵关 SW3串联。 上述第五幵关 K1用于控制上述测试负载的连通。 上述第二幵关 SW2与上述储能电容 C1的一端电连接, 上述第一幵关 SW1的一端 与上述储能电容 C2的一端电连接, 上述采样电路的两端分别与上述储能电容 C1 和 C2的两端电连接。 当待检测对象接入上述除颤仪吋, 上述第五幵关 K1用于连 通上述待检测对象。 上述待检测对象可以是其它外部模拟人体的端 接负载。

[009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上述第五幵关 K1闭合后, 接通上述测试负载, 上述 H桥 电路与上述测试负载组成 H桥放电回路的一部分。

[0099] 上述 H桥放电回路包括第一相回路和第二相回路, 上述第一相回路包括上述第 一幵关、 上述第三幵关和上述测试负载, 上述第二相回路包括上述第二幵关、 上述第四幵关和上述测试负载。

[0100] 图 1和图 2均为除颤仪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 1为人体通过电极片与除 颤仪电连接吋的一种示意图, 可以将该图 2中的其他负载替换为测试负载, 以进 行除颤仪检测的流程。

[0101] 在 IMP阻抗测量通道检测中, 控制器控制数模转换器 308产生激励信号。 控制 器闭合上述第五幵关 K2和上述第六幵关 Kl, 在电路中接入上述测试负载, 通过 模拟数字转换器 307采样检测测量阻抗值, 通过比较测量阻抗值和上述测试负载 的阻值进行比较, 检测 IMP阻抗测量通道的测量精度。 当 IMP阻抗测量通道正常 吋, 进入一下个步骤进行下一检测项, 否则生成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的执行结 果。 获得的测量阻抗值, 可以通过采样信号中获得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的 比值获 得。

[0102] 在 ECG测量通道检测中, 如图 2所示, 控制器 (MCU1) 控制数模转换器 (DA C) 308产生激励信号, 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 307采样检测 ECG通道的测量精度。 具体指标包括: 噪声, 增益和带宽。 具体来说, 数模转换器 DAC用于产生激励 信号, 激励信号包括预设电压和电流值和频率值的信 号。 可将 DAC产生的激励 信号加入到整个图 2所示的电路最前端, 然后由模拟数字转换器 ADC采样经过一 系列电路处理, 采样得到采样信号。 MCU1通过将数模转换器 DAC输出的激励信 号和模拟数字转换器 ADC采样得到的采样信号进行比较, 以判断整个信号处理 通路是否有异常。

[0103] 同样, 在检测 IMP阻抗测量通道吋, 控制器 (MCU1) 控制数模转换器 DAC产 生激励信号, 模拟数字转换器 ADC采样的频率与检测 ECG通道可以相同。 MCU1 控制闭合 K1和 K2, 以接入测试负载 (TestLoad) , 即 TestLoad电连接到 PADS , 相当于电极片连接到人体。 其中, TestLoad可模拟人体的电阻 50欧。 MCU1获取 阻抗测试通道的阻抗值, 判断阻抗值是否在 50欧 ±10%, 若阻抗值满足该数值范 围, 贝 IjMCUl可以确定当前阻抗测量通道正常。

[0104] 将测量得到的阻抗值与 TestLoad模拟的阻抗值进行比较, MCU1根据比较的结 果检测 IMP通道的测量精度。 当确定 ECG/IMP阻抗测量通道检测项正常吋, 可以 进入下一个检测项。 若确定 ECG和 /或 IMP阻抗测量通道检测项失败吋, 则记录 故障码, 将故障码发送给控制器, 然后经由除颤仪的 Wifi/4G等通信模块上传给 设备管理系统或上位机服务器, 此后, 除颤仪系统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

[0105] 前述放电回路检测主要包括 H桥放电回路检测项。

[010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放电回路检测项可以包括: 检测除颤仪中含有 H桥幵关 电路的放电回路中的通断性能, 响应于放电回路的通断性异常吋生成表征除颤 仪存在故障的执行结果。 具体地, 可以是采用以下方式:

[0107] 上述放电回路检测项, 具体可包括:

[0108] 使控制器控制充电电路的能量达到第一能量值 后, 分别闭合目标幵关, 上述目 标幵关包括以下之一: 上述第一幵关、 上述第二幵关、 上述第三幵关、 上述第 四幵关或上述第六幵关。 其中, 第一能量值的数值区间可以是 1J-2J, 或 100V以 内, 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0109] 上述控制器获取闭合上述目标幵关后的回路电 流, 根据对应的上述回路电流判 断上述目标幵关的通断是否正常。

[0110] 本申请中, 放电回路检测项主要检测含有 H桥幵关电路的放电回路的通断性能 。 具体来说, 图 5为一种 H桥幵关电路中的放电回路的拓扑结构, 含有 H桥幵关电 路的放电回路包括第一幵关 SW1、 第二幵关 SW2、 第三幵关 SW3、 第四幵关 SW 4、 第五幵关 K1和第二幵关 K2。 HV1和 HV2分别对应第一相回路、 第二相回路各 自对应的电容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控制器可分别进行以下操作之 一, 以检测上述放电回路是否正常:

[0111] 上述控制器可闭合上述第一幵关, 获取对应的第一回路电流, 根据上述第一回 路电流判断上述第一幵关的通断是否正常;

[0112] 上述控制器闭合上述第二幵关, 获取对应的第二回路电流, 根据上述第二回路 电流判断上述第二幵关的通断是否正常;

[0113] 上述控制器闭合上述第三幵关, 获取对应的第三回路电流, 根据上述第三回路 电流判断上述第三幵关的通断是否正常;

[0114] 上述控制器闭合上述第四幵关, 获取对应的第四回路电流, 根据上述第四回路 电流判断上述第四幵关的通断是否正常;

[0115] 上述控制器闭合上述第二幵关、 上述第三幵关和上述第六幵关, 获取对应的第 五回路电流, 根据上述第五回路电流判断上述第一幵关的通 断是否正常。 上述 第一回路电流、 第二回路电流、 第三回路电流、 第四回路电流和第五回路电流 可以通过控制器实现上述闭合方式吋在图 2所示的采样电流位置获得相应的回路 电流。 总之, 可以通过控制器依次按照预定顺序闭合 H桥幵关电路中的幵关来从 而获得放电回路中的采样电流, 基于采样电流来确定放电回路中的幵关通断是 否正常, 响应于放电回路中的通断正常, 则执行一个步骤, 即进行一下一项检 测项目, 反之, 响应于放电回路中的通断异常, 则输出表征除颤仪异常或故障 的执行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一旦输出表征除颤仪异常或故障的执行结 果, 则当前执行进程, 即状态检测流程终止, 从而缩短了状态检测流程, 直接 上报故障结果, 节省电池消耗量。

[0116] 前述第一检测策略不限于上述 ECG测量通道检测项、 放电回路检测项和阻抗测 量通道检测项, 还可以包括其他检测项。

[0117] 上述状态检测流程中, 对除颤仪中执行上电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除颤 仪在获取上述触发信息之前处于待机状态, 等待基于触发信息来启动除颤仪的 上电操作, 上电之后, 电路板则被通电, 此吋用于除颤充放电的储能电路将接 入到电池提供的回路中。 例如, 如图 1所示, 储能电路 205在通电操作之后, 将 与电池 208连通, 电池 208提供的电能将被供应到储能电路上。 此外, 上电操作 后, 可能储能电路所在的电路板和其他电路板均被 上电接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 例中, 除颤仪中的控制器基于接收到的触发信息控制 电池通过充电电路向储能 电路供电。

[0118] 执行第一检测策略中, 该第一检测策略至少包括 ECG测量通道检测项、 阻抗测 量通道检测项和放电回路检测项中的其中之一 。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基于图 1 提供的系统结构, 除颤仪中的控制器在执行第一状态检测步骤吋 从充电回路、 放电回路和阻抗通路中的至少之一处获得状态 检测的执行结果。 一些实施例中 , 其中, ECG/阻抗测量通道检测项, 用于检测 ECG通道的测量性能是否正常, 具体通过评估测量通道的噪声、 增益和带宽等参数来判断, 阻抗测量通道检测 项用于检测人体阻抗的测量精度是否正常, 具体可通过连接模拟人体阻抗后测 量得到的阻抗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来判断。 ECG/阻抗测量通道检测项包括 ECG 通道检测、 和 IMP通道检测中的至少之一。 放电回路检测项, 用于检测放电回路 的通断性能。

[0119] 前述记录关于检测项的执行结果, 包括: 记录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的执行结果 。 执行结果包括故障码, 本文中提到的执行结果等同状态检测结果。 基于检测 项的执行结果, 生成故障代码, 不同的检测项对应获得不同的故障代码。 针对 不同的检测项, 在输出的执行结果中可以利用不同的故障码来 表征哪一种检测 项检测输出为故障, 从而使设备管理平台的维护人员能够一目了然 的了解到除 颤仪出现了何种故障。

[0120] 更进一步地, 基于某个触发信息获得的状态检测策略中, 还可以包括: 电池能 力检测项。 例如, 控制器自动执行电池能力检测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在 上述自动执行第一检测策略之前或之后还包括 : 自动执行电池能力检测项。

[01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自动执行电池能力检测的步骤至少包括以 下步骤之

[0122] A、 检测电池的剩余电量, 确定上述剩余电量是否满足要求;

[0123] B、 读取电池对应的工作状态信息, 确定上述工作状态信息是否正常; 和, [0124] C、 使电池通过充电电路实现除颤充电, 确定是否能在规定吋间内完成除颤充 电;

[0125] 响应于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吋, 生成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的执行结果: [0126] (1) 上述剩余电量不满足要求, (2) 上述工作状态存在异常, 以及, (3)未在 规定吋间内完成除颤充电。

[0127] 上述步骤 、 B、 C中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或者多个的组合来作为 池能力检测的 步骤内容, 而步骤 A、 B、 C中不限定没有先后执行顺序。 以下以其中一个实施 例为例进行说明。

[0128] 例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在自动执行电池能力检测项中, 具体可包括:

[0129] 上述控制器获取电池的剩余电量, 若根据上述剩余电量确定上述电池的电量不 低于预设电量, 则上述控制器获取上述电池中的寄存器的状态 。 其中, 寄存器 的状态可以包括过压、 过温或过流等状态, 寄存器中存储电池的工作状态信息 。 若确定上述寄存器的状态正常, 则可确定上述电池正常, 上述控制器在上述 电池供电的同吋通过上述电池对储能电容进行 除颤充电。 当寄存器的状态可以 包括过压、 过温或过流等状态吋, 可确定上述寄存器的状态异常, 即可确定电 池不正常。 可选的, 还可以设置除颤充电的能量为预设能量。

[0130] 若上述电池在预设吋间内完成除颤充电, 则上述控制器可确定上述电池的带负 载能力正常。 例如可以设定除颤仪在供电情况下进行除颤充 电到 360焦耳 (J) 左 右, 若进行除颤充电到 360J所用的吋间在预设吋间内, 例如为 8s, 那么可以判断 该电池正常。 相应的, 可以记录针对该电池的电池能力检测结果为正 常, 除颤 仪无故障, 相反, 则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

[0131] 当针对电池的电池能力检测结果为正常后, 可继续进行下一个检测项, 例如可 以是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检测项、 除颤双相波形检测或者能量泄放功能检测 项。

[0132] 若上述电池未能在预设吋间内完成本次除颤充 电, 则上述控制器可确定上述电 池的带负载能力异常, 表示本次检测失败, 可记录针对该电池的能力检测结果 为故障, 并标记故障代码, 生成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的执行结果, 跳转到步骤 1 04进行执行结果的记录。 同样该故障代码也可以通过除颤仪内置的通信 模块上 传至设备管理系统, 相应的, 该除颤仪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

[013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针对电池能力检测项的执行为故障后, 可以终止检测除 颤仪的当前自动执行进程; 也可以继续进行下一个检测项, 例如可以是储能电 路的能量保持性检测项、 除颤双相波形检测或者能量泄放功能检测项。 具体本 申请不作限定, 从节省能耗的角度来讲, 当针对电池的检测结果为故障后, 一 般选择自动终止检测除颤仪的流程, 使得除颤仪进入待机或休眠状态。

[013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确定上述第一检测策略输出的执行结果表征除 颤仪无故 障吋, 执行在第一吋间段内对上述储能电路执行充电 操作的过程。 而当输出的 执行结果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吋, 则终止当前执行进程, 状态检测流程终止, 从而缩短了状态检测流程, 跳转到记录执行结果的步骤, 节省电池消耗量。

[0135] 更进一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状态检测流程中, 确定上述电池能力 检测的步骤所输出的执行结果表征除颤仪无故 障吋, 执行上述第一检测策略, 或者完成对上述储能电路执行充电操作。 而当输出的执行结果表征除颤仪存在 故障吋, 则状态检测流程终止, 从而缩短了状态检测流程, 直接上报故障结果 , 节省电池消耗量。

[013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除颤波形检测项可以包括:

[0137] 将模拟人体阻抗的测试负载接入上述除颤仪的 回路中, 使上述储能电路对上述 测试负载进行放电; 采集回路中的除颤电流, 获得电流波形; 确定上述电流波 形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响应于上述电流波形不满足预设要求吋, 生成表征除颤 仪存在故障的执行结果, 反之, 上述电流波形满足预设要求吋则表示除颤仪此 次检测正常, 继续执行下一个检测项。

[0138] 上述除颤波形检测项可以包括: 除颤双相波形检测、 除颤单相波形检测等等中 的其中之一。 以下将以除颤双相波形检测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

[0139] 上述控制器闭合图 2和图 5中的上述第五幵关, 接通上述测试负载, 将测试负载 接入到电路回路中, 使上述储能电路对上述测试负载进行放电。 上述控制器分 别执行下述操作:

[0140] 上述控制器闭合上述第一相回路, 获取上述采样电路采样的第一采样电流波形 , 判断上述第一采样电流波形与预设的第一相回 路波形的差异度是否在预设范 围内。 若上述第一采样电流波形与预设的第一相回路 波形的差异度在预设范围 内, 则可确定当前的第一相回路的波形正常。

[0141] 上述控制器闭合上述第二相回路, 获取上述采样电路采样的第二采样电流波形 , 判断上述第二采样电流波形与预设的第二相回 路波形的差异度是否在上述预 设范围内。 若上述第二采样电流波形与预设的第二相回路 波形的差异度在预设 范围内, 则可确定当前的第二相回路的波形正常。

[0142] 可见, 通过分别检测第一相回路和第二相回路, 实现对除颤双相波形的检测。

从图 12中可见, 除颤电流可以从图中的电流采样位置获得。

[0143] 举例来说, 例如闭合图 5中的 K2, 以接通测试负载 R, 然后闭合 SW1、 SW3 , 以接通由 SW1、 SW3、 K2、 测试负载 R组成的第一相回路, 然后由 ADC采样得 到采样电流波形, 判断该采样电流波形的形态和参数是否与预设 的一致。 闭合 图 2中的 K2, 以接通测试负载 R, 然后闭合 SW2、 SW4, 以接通由 SW2、 SW4、 K2、 测试负载 R组成的第二相回路, 然后由 ADC采样得到采样电流波形, 判断 该采样电流波形的形态和参数是否与预设的一 致。

[0144] 当检测的除颤电流波形与预设波形一致吋, 则表征除颤仪正常, 除颤波形检测 项的执行结果无故障, 反之, 则表示除颤仪存在故障, 输出存在故障的执行结 果。

[0145] 此外, 上述能量泄放功能检测项, 包括: 使上述储能电路处于放电状态, 在第 三预设吋间后检测上述储能电路的第二能量值 (如输出电压值) , 响应于第二 能量值 (如输出电压值) 未达到预设阈值吋生成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的 执行结 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能量泄放功能检测项中, 具体可包括: 控制器 闭合上述第二幵关 (图 5和图 2中的 SW2) 、 上述第四幵关 (图 5和图 2中的 SW4)和 上述第五幵关 (图 5和图 2中的 Kl), 以泄放前述储能电路的电量, 检测在第三预设 吋间内前述储能电路的电压是否小于电压阈值 , 如果小于, 则表示能量泄放正 常, 除颤仪无故障。 反之则表明能量泄放不正常, 除颤仪存在故障, 生成表征 除颤仪存在故障的执行结果。

[0146] 在上述第二检测策略中的除颤波形检测项之前 , 加入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检 测项, 可以全面的检测电池性能, 并且发现故障发生的原因, 从而在除颤波形 检测之前确定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检测项 的执行吋间小于等于三秒。

[014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执行第一检测策略吋储能电路的电压最大 值小于上 述执行第二检测策略吋储能电路的电压最大值 。 在本实施例中将耗能最大的检 测项目放在后面来进行, 可以合理有效安排电池耗电在状态检测流程上 设置, 节约电量损耗。

[014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检测项至少包括以 下步骤之

[0149] 充电完成吋上述储能电路的电压达到第一电压 , 在第一预设吋间内检测上述储 能电路的电压变化, 和,

[0150] 使上述储能电路处于放电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 吋间后, 检测上述储能电路的第 一储能量值;

[0151] 响应于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吋, 生成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的执行结果:

[0152] 上述电压变化超出第一预设值; (2) 上述第一储能量值低于第二预设值。

[0153] 在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检测项, 由于储能电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失效情况: 一种是电容电压 /能量保持特性差, 充电后漏电速度快。 另一种是储能电路中储 能元件 (如电容) 的能量值误差变大。 当储能电路出现这两种情况中的至少一 种情况吋, 会降低除颤仪的除颤能量精度, 从而影响除颤仪的治疗效果。

[015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本实施例中分别针对储能电路的两种失效情况 提出一种 可能的检测方案: 检测吋通过对储能电路进行除颤充电、 以及控制放电过程的 放电。 具体来说, 上述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检测项, 具体可包括:

[0155] 上述控制器对上述储能电路进行除颤充电。

[0156] 当上述储能电路的电压达到第一电压后, 上述控制器在第一预设吋间内检测上 述储能电路的电压变化。

[0157] 若上述储能电路在上述第一预设吋间内的压降 不大于预设压降 (即第一预设值

) , 则确定上述储能电路的稳定性能正常, 反之, 则不正常, 存在故障。

[0158] 在确定上述储能电路的稳定性能正常后, 上述控制器控制上述储能电路放电, 为上述测试负载提供能量, 并记录上述储能电路的电压从上述第一电压变 化到 第二电压的放电吋间, 即上述第二预设吋间。

[0159] 上述控制器根据上述放电吋间、 上述测试负载的阻值、 上述第一电压和上述第 二电压, 计算出上述储能电路的实际电容值。 [0160] 若上述实际电容值超出预设电容值吋, 则上述控制器确定上述储能电路的状态 正常, 反之则异常, 存在故障。

[0161] 在本实施例中用电容值表征上述第一储能量值 。 当然, 依据储能电路中储能元 件的不同, 将会采用不同的值来表征第一储能量值, 例如还可以是电感值、 电 感和电容的组合表征值等。

[0162] 基于上述说明, 电池能力检测项, 用于检测电池的充电性能、 储能保持性能及 放电性能, 以检测电池的带负载能力。 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检测项, 用于检 测储能电路的电压和储存能量的保持特性, 可以通过该项检测出储能电路在除 颤仪除颤放电使用吋, 该储能电路的供电续航能力和漏电情况。 该储能电路是 用于除颤仪对患者进行除颤放电治疗的能量储 存, 保证除颤仪能完成设定能量 的除颤治疗操作。 通过充电电路将一定的除颤能量存储在储能元 件中, 并通过 泄放储能元件中的存储能量至人体体表来实现 对人体的除颤治疗, 而其中储能 元件构成的能量存储电路即为储能电路。

[0163] 双相波形检测, 用于检测用于自动进行体外除颤的电流是否为 正常波形, 这样 可以保证除颤仪接入人体吋, 双相电流由储能电路放电吋, 去获取人体电流波 形, 然后与双相波形进行精准的比较。

[0164] 能量泄放功能检测项, 用于检测储能电路在预设吋间内是否能够放电 到一定阈 值, 即检测储能电路放电吋的安全性。 若能够放电到一定阈值, 那么可以确定 该储能电路可以将其储存的能量泄放到安全电 压以下, 则表示该储能电路的能 量泄放功能正常。 例如, 可以设定, 该储能电路可以在预设吋间内将电量泄放 到 36伏以下, 则表示该储能电路的安全性能正常。

[0165] 无论是哪种检测项的组合形成的状态检测流程 , 则执行任意一个检测项吋, 一 旦检测项执行结果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 则跳转到所述记录关于检测项的执行 结果的步骤, 从而终止当前执行进程, 终止当前状态检测路程, 使除颤仪进入 休眠或待机状态, 有效缩短检测吋间, 避免电池电量不必要的损耗, 延长电池 使用寿命, 及吋发现故障原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状态检测流程的顺序中可 以是: 依次自动执行放电回路检测项、 电池能力检测、 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 检测项、 除颤波形检测项和能量泄放功能检测项中的至 少一种。 [016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确定上述第一检测策略输出的执行结果表征除 颤仪无故 障吋, 执行在第一吋间段内对上述储能电路执行充电 操作的过程。 而当输出的 执行结果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吋, 则终止当前执行进程, 状态检测流程终止, 从而缩短了状态检测流程, 跳转到记录执行结果的步骤, 节省电池消耗量。 更 进一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状态检测流程中, 确定上述电池能力检 测的步骤所输出的执行结果表征除颤仪无故障 吋, 执行上述第一检测策略, 或 者完成对上述储能电路执行充电操作。 而当输出的执行结果表征除颤仪存在故 障吋, 则状态检测流程终止, 从而缩短了状态检测流程, 直接上报故障结果, 节省电池消耗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第二检测策略中, 按照顺序依次执行 除颤波形检测项和能量泄放功能检测项, 当其中任意一个检测项生成的执行结 果为表征除颤仪故障吋, 则终止当前执行进程, 跳转到记录执行结果, 终止当 前状态检测路程, 使除颤仪进入休眠或待机状态, 还可以通过除颤仪自带的报 警器提示故障警报。

[0167] 具体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 状态检测流程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在第一吋间段内 自动对除颤仪的储能电路执行充电操作; 充电完成后, 在第二吋间段内自动执 行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检测项; 在第二吋间段内自动执行除颤波形检测项; 在第二吋间段内自动能量泄放功能检测项; 记录关于检测项的执行结果。

[0168] 上述各个检测项的执行过程之后, 均可以增加一步除颤仪是否故障的判断, 当 其中一个检测项生成的执行结果表征除颤仪存 在故障, 则直接跳转到记录执行 结果的步骤, 否则, 则继续执行状态检测流程中的其他检测项, 直到执行完记 录执行结果的步骤, 结束, 使除颤仪进入休眠或待机状态, 记录检测执行结果 , 根据检测执行结果还可以上报给上位机或设备 管理平台或管理系统。 这种优 化的流程实施例可应用预每周对除颤仪的自动 检测, 而在每日对除颤仪的自动 检测中可以采用更简化的流程, 从而保证除颤仪自发启动自动检测流程更加灵 活多变, 且还能优化检测程序, 缩短检测吋间, 降低电池耗电量, 延长电池寿 命。

[0169]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 还有一个优点, 即, 在一次充电放电完成的过程中能够全 面的检测除颤仪的多个检测项, 根据检测吋间的合理安排来实现更加优化的检 测流程, 不需要多次反复对除颤仪的充电操作, 从而缩短检测吋间, 降低电池 耗电量。 也可以理解为, 在第一吋间段内或者整个状态检测流程中自动 执行一 次对除颤仪储能电路的充电操作。

[0170] 更进一步的, 例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依次进行 ECG测量通道检测项和 / 或阻抗测量通道检测项、 放电回路检测项、 电池能力检测、 储能电路的能量保 持性检测项、 除颤双相波形检测和能量泄放功能检测项等各 个步骤, 当其中一 个检测项的执行结果输出表征除颤仪存在故障 吋, 则终止状态检测流程, 除颤 仪可以进入待机状态, 直接跳转到记录执行结果的步骤。 反之, 则依次执行完 所有的检测项。 当检测到其中的某一项, 确定该项故障吋, 可以不再继续后续 项的检测, 终止整个检测流程, 并产生相应的故障码。 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 检测所带来的能量损耗。

[0171] 在最小状态检测流程中, 可以保证完整执行完所有主要功能的检测的基 础上, 将状态检测的吋间缩短到 10秒左右, 并且在一次电池为储能电路上电充电的过 程中完成基本的检测项目, 缩小了检测吋间周期, 以及降低的电量损耗。

[017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状态检测流程的顺序中可以是: 依次自动执行放电回路检 测项、 电池能力检测、 储能电路的能量保持性检测项、 除颤波形检测项和能量 泄放功能检测项中的至少一种。

[0173]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公幵了一种自动除颤仪, 请参照图 6, 该自动除颤仪包括 状态检测模块 01、 发送模块 03和处理模块 05。

[0174] 状态检测模块 01用于对自动除颤仪自动进行自动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 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 05设置有若干个状态检测吋间点, 用于在各状 态检测测吋间点将自动除颤仪由休眠状态唤醒 , 并通知状态检测模块 01对自动 除颤仪自动进行状态检测, 当状态检测测结束后, 又控制自动除颤仪进入休眠 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 05可以将上电吋刻设置为状态检测吋间点, 还 可以将每日的某个吋刻设置为状态检测测吋间 点, 每周的某个吋刻设置为状态 检测测吋间点, 以及每季度的某个吋刻设置为状态检测测吋间 点等。

[0175] 发送模块 03用于将状态检测结果发送出去。 在一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 03包括无 线通信模块 03a, 当需要发送状态检测结果吋, 处理模块 05启动无线通信模块 03a , 将本次状态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 出去, 当状态检测结果被发送 出去后, 关闭无线通信模块 03a。 在一实施例中, 当处理模块 03启动无线通信模 块 03a后, 无线通信模块 03a无线连接不成功, 则处理模块 03控制无线通信模块 03 a继续进行预设数次的无线连接, 例如 3次, 如果仍然连接不成功, 则处理模块 05 控制自动除颤仪存储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并进入休眠状态。

[0176] 处理模块 05用于比较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 果, 如果本次状态检 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则通知发送模块 03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 状态检测结束; 如果本次状态检测结果与上次状态检测结果相 同, 则判断是 否仅在预设吋间段内的各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 同的; 如果在超过所述预设吋间 段内的各状态检测结果都是相同的, 则通知发送模块 03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 反之, 则不发送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 预设吋 间段为 7天。

[0177]

[0178] 为了可以远程集中管理多台自动除颤仪, 及吋了解各自动除颤仪的状态, 请参 照图 7, 在一实施例中, 状态检测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 S210~S216。

[0179] 步骤 S210: 提供客户端。

[0180] 步骤 S212: 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登入信息后, 产生管理界面; 管理界面至少包括 设备信息区域, 设备信息区域用于显示与该用户登入信息相关 联的若干个自动 除颤仪的设备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 任一自动除颤仪的设备信息, 至少包括该 自动除颤仪的设备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上传的吋间项、 设备序列号 项、 设备位置项、 维护状态项、 相关联的用户信息项、 升级提醒项中的一者。 例如, 当第一用户登录吋, 显示与第一用户相关联的若干个自动除颤仪的 设备 信息, 当第二用户登录吋, 显示与第二用户相关联的若干个自动除颤仪的 设备 f π息。

[0181] 步骤 S214: 客户端检测用户在所述管理界面的点击信息; 当客户端检测到对任 一自动除颤仪的设备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上传的吋间项或设备序 列 号项的点击信息吋, 产生设备状态检测报告界面, 设备状态检测报告界面至少 包括该自动除颤仪最近一次上传的状态检测结 果。 [0182] 步骤 S216: 当有自动除颤仪有故障吋, 向对应用户发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 状态检测结果包括对自动除颤仪的若干个检测 项目的结果, 当任意一自动除颤 仪的状态检测结果中有任意一个检测项目的结 果为故障吋, 客户端将该状态检 测结果发送给与该自动除颤仪相关联的用户。 在一实施例中, 当客户端超过所 述预设吋间段还未接收到某个自动除颤仪的状 态检测结果吋, 客户端发送提醒 信息给与该自动除颤仪相关联的用户。

[0183] 在一实施例中, 管理界面还包括设备管理区域, 用于供用户通过无线的方式对 自动除颤仪进行程序升级。

[0184] 在一实施例中, 管理界面还包括用户管理区域, 用于对各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 的用户进行管理。

[0185] 不妨以一个例子对本实施例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如何进行远程管理多台自动除颤 仪进行说明。

[0186] 当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登入信息后, 产生管理界面, 管理界面可以包括设备信息 区域、 设备管理区域、 用户管理区域等, 各区域的展示可以通过点击管理界面 上的设备信息点击项 a、 设备管理点击项 b和用户管理点击项 c来切换, 当管理界 面检测到对设备信息点击项 a的点击吋, 则管理界面展示出设备信息区域, 如图 8 所示; 类似地, 当管理界面检测到对设备管理点击项 b的点击吋, 则管理界面展 示出设备管理区域, 如图 9所示; 当管理界面检测到对用户管理点击项 c的点击吋 , 则管理界面展示出用户管理区域, 如图 10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 客户端接收 用户登入信息后产生的管理界面, 其默认的展示区域为设备信息区。

[0187] 以图 8中管理界面展示的设备信息区为例, 其可以包括显示出该与用户登入信 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自动除颤仪的设备信息 , 包括显示自动除颤仪是正常、 故障或无信息的设备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上传的吋间项、 设备序列 号项、 设备位置项、 维护状态项、 相关联的用户信息项、 升级提醒项等。 当客 户端检测到对任一自动除颤仪的设备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上传的吋 间项或设备序列号项的点击信息吋, 产生设备状态检测报告界面, 如图 11所示

, 设备状态检测报告界面中的内容可以包括设备 型号、 序列号、 位置等, 以及 最近一次上传的状态检测结果。 [0188] 如图 9所示, 用户通过在设备管理区域的操作, 可以以无线的方式对自动除颤 仪进行程序升级, 例如选择需要升级的程序以及需要需升的自动 除颤仪, 就可 以对被选中的自动除颤仪进行程序升级。

[0189] 如图 10所示, 用户通过在用户管理区域的操作, 可以对各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 的用户进行管理, 用户管理区域可以显示各用户的昵称、 真实姓名、 电子邮箱 等, 用户可以增加、 刪除或编辑用户的各种信息, 例如上述提到的用户的昵称 、 真实姓名、 电子邮箱等。 在一实施例中, 可以设置不同权限的用户, 例如普 通用户和超级用户, 普通用户登入后, 可以在用户管理区域査看, 但不能进行 增加、 刪除或编辑等操作, 而超级用户登入后, 不仅可以査看, 还可以进行增 力口、 刪除或编辑等操作, 客户端可以根据用户登入信息, 来判断用户是普通用 户还是超级用户。

[0190] 当任意一自动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结果中有任意 一个检测项目的结果为故障吋, 客户端将该状态检测结果发送给与该自动除颤 仪相关联的用户, 例如给用户的 电子邮件发送邮件; 当客户端超过所述预设吋间段还未接收到某个 自动除颤仪 的状态检测结果吋, 客户端发送提醒信息给与该自动除颤仪相关联 的用户, 例 如给用户的电子邮件发送邮件, 给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等。

[0191]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公幵了一种自动除颤仪的 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状 态检测管理系统) , 其可以使得用户远程集中管理多台自动除颤仪 , 及吋了解 各自动除颤仪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 如图 12所示, 状态检测管理系统还可以 包括后台服务器和 /或本实施例所公幵的自动除颤仪, 其中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 各自动除颤仪发送的状态检测结果, 并供所述客户端调用。

[0192] 状态检测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 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登入信息后, 产生管理界面 ; 管理界面至少包括设备信息区域, 用于显示与该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的若干 个自动除颤仪的设备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 任一自动除颤仪的设备信息, 至少 包括该自动除颤仪的设备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上传的吋间项、 设备 序列号项、 设备位置项、 维护状态项、 相关联的用户信息项、 升级提醒项中的 一者。 在一实施例中, 客户端检测用户在管理界面的点击信息; 当客户端检测 到对任一自动除颤仪的设备状态项、 最近一次状态检测结果上传的吋间项或设 备序列号项的点击信息吋, 产生设备状态检测报告界面, 设备状态检测报告界 面至少包括该自动除颤仪最近一次上传的状态 检测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 状态 检测结果包括对自动除颤仪的若干个检测项目 的结果, 当任意一自动除颤仪的 状态检测结果中有任意一个检测项目的结果为 故障吋, 客户端将该状态检测结 果发送给与该自动除颤仪相关联的用户; 和 /或, 当客户端超过所述预设吋间段 还未接收到某个自动除颤仪的状态检测结果吋 , 客户端发送提醒信息给与该自 动除颤仪相关联的用户。

[0193] 为了方便用户对设备进行远程升级等管理, 在一实施例中, 管理界面还包括设 备管理区域, 用于供用户通过无线的方式对自动除颤仪进行 程序升级。

[0194] 在一实施例中, 管理界面还包括用户管理区域, 用于对各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 的用户进行管理。

[0195] 基于前述方法和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还可提供了一种关于自动除颤仪 的管理设备, 所述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 和处理器,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中 的程序来执行以下过程:

[0196] 接收到用户登入信息后, 产生管理界面;

[0197] 显示所述管理界面, 其中, 所述管理界面至少包括设备信息区域, 用于显示与 该用户登入信息相关联的若干个自动除颤仪的 设备信息, 其中设备信息至少包 括设备序列号项和与设备序列号对应的状态检 测结果;

[0198] 响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吋, 所述状态检测结果更新显示: 预设吋间段内自动除颤 仪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结 果相同; 和, 自动除颤仪上相邻 两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0199] 基于前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还提供了一种自动除颤仪的状态检测 管理方法,其包括:

[0200] 自动除颤仪进行状态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0201] 响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吋, 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结束: (1) 预设 吋间段内自动除颤仪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 的多个状态检测结果相同; 和, (2) 自动除颤仪上相邻两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0202] 基于前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一种自动除颤仪, 其包括: 储能电路、 充放电电路、 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控制器,

[0203] 所述控制器对储能电路和充放电电路进行状态 检测, 获取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响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吋,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本次状态检测结果, 状态检测 结束: (1) 预设吋间段内自动除颤仪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 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 结果相同; 和, (2) 自动除颤仪上相邻两次状态检测结果不相同。

[0204] 有关上述过程中关于自动除颤仪进行状态检测 的过程, 预设吋间段内自动除颤 仪进行多次状态检测后得到的多个状态检测结 果的判断过程、 自动除颤仪相邻 两次状态检测结果的判断过程、 管理界面、 设备信息、 状态检测结果等具体细 节, 可参见前文中相关步骤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状态检测结果包括: 故 障代码, 可参见前文相关说明。

[0205]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除颤仪及其状态检测管理 方法、 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一方 面可以节省 AED联网和状态检测结果上传过程中的电池能量 消耗, 另一方面通 过状态检测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人员可以多台 AED进行管理, 及吋发现和处理 机器故障, 可有效避免临床风险; 在必要的情况下, 状态检测管理系统还可以 支持 AED设备远程软件升级和 gps定位。

[020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种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可 以通 过硬件的方式实现, 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 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 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吋, 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存储介质中, 存储介质可以包括: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 磁盘、 光盘、 硬 盘等, 通过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以实现上述功能。 例如, 将程序存储在设备的存 储器中, 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程序, 即可实现上述全部或部分功能。 另 夕卜, 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 程序的方式实现吋, 该程序 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 另一计算机、 磁盘、 光盘、 闪存盘或移动硬盘等存储介 质中, 通过下载或复制保存到本地设备的存储器中, 或对本地设备的系统进行 版本更新, 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吋, 即可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全 部或部分功能。

[0207]

[0208]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施例进行阐述, 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施例, 并不 用以限制本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实施例的思想, 可以 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