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MEMS MICROPHONE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20/140571
Kind Code:
A1
Abstrac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MEMS microphone, which comprises a substrate with a back chamber and a capacitance system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wherein the capacitance system comprises a back plate, and a first diaphragm and a second diaphragm, which are opposite to the back plate and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back plate. The MEMS microphone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layer that isolates the substrate, the back plate, the first diaphragm and the second diaphragm from each other; a sealing sp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diaphragm and the second diaphragm, and the intensity of pressure in the sealing space is equal to the intensity of external pressure, which effectively avoids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on the diaphragms and improves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device.

Inventors:
MENG ZHENKUI (CN)
LIU ZHENGYAN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9/113317
Publication Date:
July 09, 2020
Filing Date:
October 25, 2019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AAC ACOUSTIC TECH SHENZHEN CO LTD (CN)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SG)
International Classes:
H04R7/02; H04R7/04
Foreign References:
CN107835477A2018-03-23
CN107835477A2018-03-23
CN103702268A2014-04-0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GUANGZHOU YUEXIU JILY PATENT & TRADEMARK LAW OFFICE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 1] 一种 MEMS麦克风, 包括具有背腔的基底以及设于所述基底上的电容 系统, 所述电容系统包括背板以及与所述背板相对且设置在所述背板 上下两侧的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 所述 MEMS麦克风包括隔离所述基 底、 所述背板、 所述第一振膜、 所述第二振膜的绝缘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且所述密封空间 内的压强等于外界压强。

[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MEMS麦克风,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包括中 间主体区域、 位于所述中间主体区域一侧的第一边缘区域和位于所述 中间主体另一侧的第二边缘区域, 多个声学通孔间隔设置在所述中间 主体区域, 多个支撑件贯穿所述声学通孔连接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

[权利要求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MEMS麦克风,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EMS麦克 风还包括设置所述振膜的几何中心且贯穿所述支撑件的贯通孔。

[权利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MEMS麦克风, 其特征在于, 所述 MEMS麦克 风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边缘区域且贯穿所述背板的第一释放阻挡结构, 所述第一释放阻挡结构隔离所述声学通孔与所述绝缘层; 所述 MEMS 麦克风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边缘区域且间隔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多个第 二释放阻挡结构, 所述多个第二释放阻挡结构隔离所述声学通孔与所 述绝缘层。

[权利要求 5]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 MEMS麦克风, 其特征在于, 包括贯穿所述第 二振膜并设置在所述第二边缘区域的释放孔, 所述释放孔内填充有电 介质材料。

[权利要求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 MEMS麦克风,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孔与所 述声学孔至少间隔 2个第二释放阻挡结构。

[权利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MEMS麦克风,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应于所 述第一振膜、 第二振膜、 背板的引出电极。

[权利要求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 MEMS麦克风,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钝化保护 层, 隔离所述第一振膜、 第二振膜、 背板的引出电极。 [权利要求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 MEMS麦克风,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的上、 下表面设有若干凸起, 所述凸起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振膜、 所述第二振 膜与所述背板发生粘附。

Description:
说明书 发明名称:一种 MEMS麦克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技术, 特别地, 涉及一种微机电系统 (Micro-Electro-Mec hanic System, MEMS)麦克风。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无线通讯的发展, 用户对移动电话的通话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麦克风作为 移动电话的语音拾取装置, 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移动电话的通话质量。

[0003] 由于 MEMS技术具有小型化、 易集成、 高性能、 低成本等特点, 使其获得业界 青睐, MEMS麦克风在当前的移动电话中应用较为广泛 常见的 MEMS麦克风为 电容式, 即包括振膜和背板, 二者构成 MEMS声传感电容, 且 MEMS声传感电容 进一步通过连接盘连接到处理芯片以将声传感 信号输出给处理芯片进行信号处 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 MEMS麦克风的性能, 5见有技术提出了双振膜 MEMS麦克风 结构, 即利用两层振膜分别与背板构成电容结构。

[0004] 但是通常 MEMS背板与振膜之间的空间内的压强小于外界 强或者为真空, 环 境压力使得振膜发生偏转, 降低了 MEMS器件的可靠性与灵敏度。

[0005]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新的 MEMS麦克风, 使得内外压强相等。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内腔和外界压强相等 的双振膜

MEMS麦克风。

[0007] 具体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案如下:

[0008] 一种 MEMS麦克风, 包括具有背腔的基底以及设于所述基底上的电 容系统, 所 述电容系统包括背板以及与所述背板相对且设 置在所述背板上下两侧的第一振 膜和第二振膜, 所述 MEMS麦克风包括隔离所述基底、 所述背板、 所述第一振膜 、 所述第二振膜的绝缘层; 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形成密封空 间, 且所述密封空间内的压强等于外界压强。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背板包括中间主体区域、 位于所述中间主体区域一侧的第一边 缘区域和位于所述中间主体另一侧的第二边缘 区域, 多个声学通孔间隔设置在 所述中间主体区域, 多个支撑件贯穿所述声学通孔连接第一振膜和 第二振膜。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 MEMS麦克风还包括设置所述振膜的几何中心且 穿所述支撑 件的贯通孔。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 MEMS麦克风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边缘区域且贯穿 述背板的第 一释放阻挡结构, 所述第一释放阻挡结构隔离所述声学通孔与所 述绝缘层; 所 述 MEMS麦克风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边缘区域且间隔 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多个第二 释放阻挡结构, 所述多个第二释放阻挡结构隔离所述声学通孔 与所述绝缘层。

[0012] 进一步地, 包括贯穿所述第二振膜并设置在所述第二边缘 区域的释放孔, 所述 释放孔内填充有电介质材料。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释放孔与所述声学孔至少间隔 2个第二释放阻挡结构。

[0014] 进一步地, 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振膜、 第二振膜、 背板的引出电极。

[0015] 进一步地, 还包括钝化保护层, 隔离所述第一振膜、 第二振膜、 背板的引出电 极。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背板的上、 下表面设有若干凸起, 所述凸起用于防止所述第一 振膜、 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背板发生粘附。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双振膜结构的 MEMS麦克风, 双振膜结构 MEMS麦 克风的内腔和外界环境压强一致, 有效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18] 图 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 MEMS麦克风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 MEMS麦克风结构示意图。 发明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 例 ,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 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 的范围。

[0021] 本实用新型上、 下, 左、 右方向指的现有图示结构的位置关系。

[0022] 请参阅图 1-2,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 MEMS麦克风结构 100包括基底 101以及设 置在基底 101上并与基底 101绝缘相连的电容系统 103。

[0023] 基底 101的材质优选为半导体材料, 例如硅, 其具有背腔 102、 第一表面 101A以 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101B, 基底 101的第一表面 101 A上设有绝缘层 107 , 背腔 102贯通绝缘层 107、 及基底 101的第一、 第二表面。 其中背腔 102可以通 过体硅工艺或干法腐蚀形成。

[0024] 电容系统 103包括背板 105以及与背板 105相对且分别设置在背板 105上、 下两侧 的第一振膜 104和第二振膜 106, 第一振膜 104和背板 105之间、 第二振膜 106和背 板 105之间、 第一振膜 104和基底 101之间均设有绝缘层 107。 背板 105的中央主体 区域 105A包括间隔设置的声学通孔 108 , 在本实用新型中, 背板 105的中央主体 区域例如为对应背腔 102所在的区域, 此区域之外的为背板 105的边缘区域, 位 于左右两侧的分别为第一边缘区域 105B、 第二边缘区域 105C。 支撑件 109穿过该 声学通孔 108将第一振膜 104和第二振膜 106固定连接。 具体地, 支撑件 109分别 抵接第一振膜 104的顶表面和第二振膜 106的底表面。 声学通孔 108将第一振膜 10 4和第二振膜 106之间的区域连通, 形成内腔 110。 在 MEMS麦克风通电工作时, 第一振膜 104与背板 105、 第二振膜 106与背板 105会带上极性相反的电荷, 从而 形成电容, 当第一振膜 104和第二振膜 106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背板 105与 第一振膜 10 4和第二振膜 106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电容系统的电容 发生改变, 进而将声波信号转化为了电信号, 实现麦克风的相应功能。

[0025]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振膜 104和第二振膜 106是方形的、 圆形的或者椭圆形, 至 少一个支撑件 109被设置在第一振膜 104的底表面与第二振膜 106的顶表面之间。

[0026] 该支撑件 109设置为穿过背板 105的声学通孔 108将第一振膜 104和第二振膜 106 固定连接; 即支撑件 109不与背板 105接触, 不受背板 105的影响。

[0027] 该支撑件 109可以通过各种制备技术被形成在第一振膜 104的顶表面之上, 例如 物理蒸汽沉积、 电化学沉积、 化学蒸汽沉积和分子束外延。

[0028] 该支撑件 109可以由诸如硅之类的半导体材料组成或者可 以包括例如硅之类的 半导体材料。 比如锗、 硅锗、 碳化硅、 氮化镓、 铟、 氮化铟镓、 砷化铟镓、 氧 化铟镓锌、 或其他元素和 /或化合物半导体(:例如, 例如砷化镓或磷化铟之类的 III- V化合物半导体、 或 II- VI化合物半导体、 或三元化合物半导体、 或四元化合物半 导体)。 也可以由如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或者可以 包括如下各项中的至少一 种: 金属、 电介质材料、 压电材料、 压阻材料和铁电材料。 也可以是由介质材 料如氮化硅制成。

[0029] 根据各个实施例, 该支撑件 109可以分别与第一振膜 104和第二振膜 106—体成 型。

[0030] 根据各个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振膜 106包括释放孔 111, 并采用电介质材 料材料 112封闭该释放孔 111。

[0031] 根据各个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边缘区域 105B包括贯穿所述背板的第一 释放阻挡结构 113隔离所述声学通孔 108与绝缘层 107 ; 在第二边缘区域 105C包括 间隔设置在背板 105上的多个第二释放阻挡结构 114, 第二释放阻挡结构离声学 通孔 108与绝缘层 107。

[0032] 释放孔 111与内腔 110连通, 因此可以通过释放液, 比如 BOE溶液或者 HF气相 刻蚀技术, 去除内腔 110内的牺牲氧化层, 由于释放阻挡结构 113、 114的存在, 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间的绝缘层 107得以保留。

[0033] 根据各个实施例, 还包括第一振膜 104、 第二振膜 106、 背板 105的引出电极, 相应地, 分别为第一电极 115、 第二电极 116、 第三电极 117。

[0034] 根据各个实施例, 还包括表面钝化保护层 118, 该表面钝化层同时具有使第一 电极 115、 第二电极 116、 第三电极 117相互绝缘的作用。

[0035] 参见图 2, 还包括贯通第一振膜 104、 支撑件 109、 第二振膜 106的通孔 119, 该 通孔 119例如设置在第一振膜 104、 第二振膜 106的中心位置, 连通背腔 102与外 界环境, 使得第一振膜 104、 第二振膜 106的外表压力一致。 还包括设置在背板 1 05上下表面的凸起 120, 凸起 120有利于防止背板 105与第一振膜 104、 第二振膜 1 06发生粘附。

[0036]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常规的半导体工艺制作 完成, 其中绝缘层 107例如为二 氧化硅, 第一振膜、 第二振膜的材质为多晶硅材质, 背板则为上下表面都是氮 化硅的多晶硅所组成的复合层叠结构。

[0037]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MEMS麦克风结构, 其双振膜内腔和外界的压强一致, 避 免了环境压力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 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 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 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