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OLED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OLED PANEL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3/034057
Kind Code:
A1
Abstract:
Disclosed is an OLED panel, used for improving the latency effect of a TFT while ensuring aperture ratio an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area of a pixel circuit. The OLED panel comprises: a substrate and a pixel unit array formed on the substrate. The pixel unit array is constituted by pixel units cross-limited by scan lines and data lines. Each of the pixel units comprises one driving thin-film transistor (TFT) and one OLED. A source electrode of the driving TFT is connected to a backplane high-voltage signal terminal. A drain electrode of the driving TFT is connected to a positive electrode of the OLED. Resetting TFTs are also arranged at a peripheral area of the pixel unit array on the substrate. A gate electrode of each resetting TFT is connected to a pre-control signal terminal. A source electrode of each resetting TFT is connected to a reset signal terminal. The resetting TFTs respectively are connected one by one to the data lines. Also disclosed is a method for driving the OLED panel.

Inventors:
WU ZHONGYUAN (CN)
XIAO TIAN (CN)
WANG GA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2/080519
Publication Date:
March 14, 2013
Filing Date:
August 23, 2012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N)
WU ZHONGYUAN (CN)
XIAO TIAN (CN)
WANG GA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G09G3/32
Foreign References:
CN101978414A2011-02-16
CN101661707A2010-03-03
CN101000747A2007-07-18
CN1975843A2007-06-06
CN101261807A2008-09-10
CN102646389A2012-08-22
Attorney, Agent or Firm:
LIU, SHEN & ASSOCIATES (CN)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面板, 包括基板和形成在基板上的像素单 元阵列, 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扫描线、 数据线及像素单元, 每个所述像素单 元包括一个驱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TFT和一个 OLED, 所述驱动 TFT的源极 与背板高电压信号端相连, 所述驱动 TFT的漏极与所述 OLED的阳极连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复位 TFT及多路选择 TFT, 所述复位 TFT的栅极与预 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复位 TFT的源极与复位信号端相连,每个所述复位 TFT 与所述数据线——对应连接, 所述多路选择 TFT 的栅极与栅极控制信号端相 连, 源极与数据电压信号端相连, 漏极与数据线相连。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 OLED面板,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还 包括开关 TFT和存储电容, 所述开关 TFT的栅极与所述扫描线连接, 所述开 关 TFT的源极与所述数据线相连, 所述开关 TFT的漏极与所述驱动 TFT的栅 极相连; 所述存储电容的两端与所述驱动 TFT的源极及栅极分别相连。

3、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 OLED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上于所述像 素单元阵列的外围区域还设置有多路选择 TFT,所述多路选择 TFT的栅极与栅 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源极与数据电压信号端相连, 漏极与所述数据线相连。

4、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 OLED面板, 其特征在于, 每 n个多路选择 TFT 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 分别与数据电压信号端及所述数据线相连; 其中,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的源极相连,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的漏极分别与不同数据 线相连,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的栅极分别与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n 不大于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多路选择 TFT的数目。

5、 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 OLED面板, 其特征在于, 多个像素单元共用一 个复位 TFT和一个多路选择 TFT。

6、 如权利要求 5所述的 OLED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 TFT和所述 多路选择 TFT分别位于数据线的两端。 7、 一种 OLED面板驱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扫描线输出扫描电压, 通过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使开关 TFT导通; 复位 TFT将接收的复位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开关 TFT将所述复位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多路选择 TFT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开关 TFT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驱动 TFT驱动 OLED。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 OLED面板驱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复位 TFT 将接收的复位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之前还包括步骤: 与所述复位 TFT的栅极 相连的预控制信号端输出有效信号, 复位 TFT导通, 及与所述多路选择 TFT 的栅极相连的栅极控制信号端输出无效信号, 多路选择 TFT截止。

9、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 OLED面板驱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多路选择 TFT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之前还包括步骤:与所述多路选择 TFT的栅极相连的栅极控制信号端输出有效信号, 多路选择 TFT导通,及与所 述复位 TFT的栅极相连的预控制信号端输出无效信号, 复位 TFT截止。

10、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 OLED面板驱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 n个多路 选择 TFT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 其分别与数据电压信号端及所述数据线相连; 其中, n不大于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多路选择 TFT的数目;

在多路选择 TFT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之前还包括步骤: 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的多个多路选择 TFT 的栅极控制信号端依次输出有效信 号, 所述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的多个多路选择 TFT依次导通。

11、 一种 OLED面板, 包括基板和形成在基板上的像素单元阵列, 所述像 素单元阵列由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像素单元构成,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 括一个驱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TFT和一个 OLED, 所述驱动 TFT的源极与背 板高电压信号端相连, 所述驱动 TFT的漏极与所述 OLED的阳极连接, 其特 征在于, 还包括有多路选择 TFT, 每 n个多路选择 TFT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 其分别与数据电压信号端及所述数据线相连; 其中,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的源极相连,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的漏极分别与不同数据线相连, 所述 n 个多路选择 TFT的栅极分别与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n不大于所述像素 单元阵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多路选择 TFT的数目。

12、 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 OLED面板,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 还包括开关 TFT和存储电容, 所述开关 TFT的栅极与所述扫描线连接, 源极 与所述数据线相连, 漏极与所述驱动 TFT的栅极相连; 所述存储电容的两端与 所述驱动 TFT的源极及栅极分别相连。

Description:
OLED面板及 OLED面板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及光学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 OLED面板及 OLED面板驱 动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 1 所示, 在有源驱动有机发光显示器 (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一般釆用逐行扫描的方法, 通过行扫描线上的信号依次 使每行上与行扫描线相连的门管导通, 通过门管将数据线上的电压传入与该门 管相连的驱动管, 由该驱动管将电压转化为电流并驱动 OLED (有机发光二极 管)。其中, 门管及驱动管均为 TFT ( 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有源驱动有机发光显示器要求驱动管能够保证 输出电流的稳定性, 即在栅 极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像素电路中驱动管输出 的驱动电流能够保持时间上的同 一性和空间上的均勾性。然而 TFT在其栅极电压由正电压向负电压变化(正向 扫描)及由负电压向正电压变化(反相扫描) 的过程中其转移特性是不同的, 通常反相扫描得到的转移特性曲线其阔值电压 要比正向扫描得到的阔值电压 更小, 且反相扫描结果中的亚阔值摆幅要小于正向扫 描的结果, 这种现象即为 TFT的迟滞效应。 TFT的迟滞效应常常会造成驱动电流在时间上的 非同一性, 并因而会使 AMOLED ( 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有源矩阵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图像时带有残影。 例如, 当显示一幅黑白相间的棋盘式 图像(如图 2A所示)一定时间后, 例如该时间为 9s, 接着显示一幅中间灰阶 的图像(如图 2C 所示), 然而得到的却是留有棋盘式图像残影的图像( 如图 2B所示), 从图 2B中可以看出, 在棋盘式图像中为黑色的区域在中间灰阶图 像中的颜色要比理想灰阶颜色稍浅, 而在棋盘式图像中为白色的区域在中间灰 阶图像中的颜色要比理想灰阶颜色稍深。 在图像残影滞留一定时间后, 通常该 时间为 30s, 图像才会恢复到理想灰阶图像的状态。

为了减小 TFT的迟滞效应, 在工艺中主要对界面进行 HF (氢氟酸 )处理, 紫外线处理, H2等离子体处理等, 三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迟滞效应, 但是增加了工艺复杂度, 且改善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 为避免从工艺上改进 TFT所带来的弊端,现有技术多釆用在像素电路 的每个像素单元中增加一个复 位管的设计方法, 如图 3A及图 3B所示, 控制复位管 (图 3A中的场效应管 T3 , 图 3B中的场效应管 T2 ) 的时钟信号在像素电路开关管 T1开启之前开启 复位管, 使像素电路的驱动管 (图 3A中的场效应管 T2, 图 3B中的场效应管 T3 )栅极电压复位至低电平 (通常为 GND ), 之后随着开关管 T1开启, 数据 线上的信号加载到驱动管栅极, 这样驱动管的电流变化就总是沿着一个方向。 这样的驱动方式虽然可以改善 TFT的迟滞效应,但是因为在每个像素单元中都 增加了一个晶体管, 增大了面积, 降低了开口率, 同时分布在像素区的复位控 制信号也会对像素电路内部节点产生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 OLED面板及 OLED面板驱动方法, 用于在不增 加像素电路的面积及保证开口率的同时改善 TFT 的迟滞效应, 且制造工艺简 单。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面板,包括基板和形成在基板上的像素单 阵 列, 所述像素单元阵列包括扫描线、 数据线及像素单元,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 括一个驱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TFT和一个 OLED, 所述驱动 TFT的源极与背 板高电压信号端相连, 所述驱动 TFT的漏极与所述 OLED的阳极连接, 还包 括有复位 TFT及多路选择 TFT, 所述复位 TFT的栅极与预控制信号端相连, 所述复位 TFT的源极与复位信号端相连, 每个所述复位 TFT与所述数据线一 一对应连接,所述多路选择 TFT的栅极与栅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源极与数据电 压信号端相连, 漏极与数据线相连。

一种 OLED面板驱动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扫描线输出扫描电压, 通过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使开关 TFT导通; 复位 TFT将接收的复位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开关 TFT将所述复位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多路选择 TFT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开关 TFT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驱动 TFT驱动 OLED。

一种 OLED面板, 包括基板和形成在基板上的像素单元阵列, 所述像素单 元阵列由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像素单元 构成,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一 个驱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TFT和一个 OLED, 所述驱动 TFT的源极与背板高 电压信号端相连, 所述驱动 TFT的漏极与所述 OLED的阳极连接, 还包括有 多路选择 TFT,每 n个多路选择 TFT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其分别与数据电压 信号端及所述数据线相连; 其中,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的源极相连, 所述 n 个多路选择 TFT的漏极分别与不同数据线相连,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的栅 极分别与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n不大于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中所包含的 所述多路选择 TFT的数目。

一种 OLED面板驱动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扫描线输出扫描电压, 通过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使开关 TFT导通; 多路选择 TFT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其中,每 n个多路 选择 TFT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 其分别与数据电压信号端及所述数据线相连; 其中,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的源极相连,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的漏极分 别与不同数据线相连,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的栅极分别与不同的栅极控制信 号端相连; n不大于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多 选择 TFT的数目; 开关 TFT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驱动 TFT驱动 OLED。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扫描线输出扫描电压,通过 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使开 关 TFT导通; 复位 TFT将接收的复位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开关 TFT将所述 复位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多路选择 TFT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开关 TFT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驱动 TFT驱动 OLED。 通过复位信号对驱动 TFT的栅极输入统一的电压, 保证了驱动 TFT栅极在每 次被写入数据电压信号时, 电压沿同一方向变化,避免了由于 TFT的迟滞效应 而导致的图像残影问题。 附图说明

图 1为现有技术中有源驱动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 单元阵列;

图 2A为原始黑白相间的棋盘式图像;

图 2B为现有技术中显示完棋盘式图像后显示中间 阶图像时实际得到的 图像;

图 2C为原始中间灰阶的图像;

图 3A为现有技术中单个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

图 3B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单个像素单元的等效电 ;

图 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 OLED面板的主要结构图;

图 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像素单元阵列中单个像素 元的等效电路; 图 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当 OLED面板数据线与数据电压信号端数量相等 时的像素单元阵列及时序图;

图 4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当 OLED面板数据线与数据电压信号端数量不相 等时的像素单元阵列;

图 4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釆用 MUX多路选择器后像素单元阵列的控制时 序;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 OLED面板的详细结构图;

图 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 OLED面板的主要结构图;

图 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 OLED面板的详细结构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 OLED面板驱动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 OLED面板驱动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扫描线输出扫描电压,通过 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使开 关 TFT导通; 复位 TFT将接收的复位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开关 TFT将所述 复位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多路选择 TFT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开关 TFT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驱动 TFT驱动 OLED。 通过复位信号对驱动 TFT的栅极输入统一的电压, 保证了驱动 TFT栅极在每 次被写入数据电压信号时, 电压沿同一方向变化,避免了由于 TFT的迟滞效应 而导致的图像残影问题。

参见图 4A, 本发明实施例中 OLED面板包括基板和形成在基板上的像素 单元阵列,所述像素单元阵列由扫描线 101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像素单元构成,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一个驱动 TFT 102和一个 OLED, 所述驱动 TFT 102的 源极与背板高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驱动 TFT 102的漏极与所述 OLED的阳极 相连。 所述基板上所述像素单元阵列的外围区域还设 置有复位 TFT 103。 每个 所述像素单元还包括开关 TFT 104, 所述基板上所述像素单元阵列的外围区域 还设置有多路选择 TFT 105。 其中, 图 4A中只标示出了一个像素单元中的各 标号, 其余像素单元均与其相同, 因此未标示出。

扫描线 101 用于输出扫描电压, 通过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使开关 TFT 104导通。 开关 TFT 104的栅极与扫描线 101相连, 源极与所述数据线相连, 漏极与所述驱动 TFT 102的栅极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有 TFT均以 P沟 道增强型 TFT为例。 釆用逐行扫描的方式, 当扫描线 101的输出信号, 即当扫 描线 101上的电压信号为有效信号时, 本发明实施例中即当扫描线 101上的电 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 开关 TFT 104导通, 以将从复位 TFT 103接收的复位 信号或从多路选择 TFT 105接收的源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 即外部的数据电压 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

驱动 TFT 102用于驱动 OLED。 驱动 TFT 102的栅极连接开关 TFT 104的 漏极, 源极连接背板高电压信号端, 所述背板高电压信号可以表示为 VDD, 漏极连接 OLED的阳极。单个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如图 4B所示。开关 TFT 104, 即图中的场效应管 T1的栅极连接一根扫描线 101 , 场效应管 T1的源极连接一 根数据线, 场效应管 T1的漏极连接驱动 TFT 102, 即图中的场效应管 T2的栅 极。 场效应管 T2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 T 1的漏极, 场效应管 T2的源极连接背 板高电压信号端, 场效应管 T2的漏极连接 OLED的阳极。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 有效解决迟滞效应带来的图像残影问题。本发 明实施例在像素单元阵列设计中 只是增加了少量复位晶体管, 对电路面积影响不大,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减小 了开口率, 成本低, 功耗小, 制造工艺简单。

复位 TFT 103用于将复位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104。 复位 TFT 103的栅极 与预控制信号端相连, 源极与复位信号端 VREF相连, 漏极与数据线相连, 每 个所述复位 TFT 103与所述数据线——对应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 数据线垂 直于扫描线 101 , —个像素单元阵列中的一列像素单元, 即一个像素单元阵列 中连接到一根数据线上的像素单元可以对应一 个复位 TFT 103 , 从而节省了元 器件, 且减小了像素单元阵列的面积。 一个像素单元阵列中所有复位 TFT 103 的栅极可以连接到一个预控制信号端, 该预控制信号以 PRE-SW表示。 因 TFT 的漏源极等效,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未具体标出每个 TFT的漏极及源 极。在如图 4B所示的单个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中, 当 PRE-SW为有效信号时, 本发明实施例中即当 PRE-SW为低电平时, 复位 TFT 103 , 即图 4B中的 T4 导通, 将接收的复位信号 VREF通过数据线传输至开关 TFT 104, 即图 4B中 的场效应管 T1 , 再通过场效应管 T1传输至驱动 TFT 102, 即图 4B中的场效 应管 T2的栅极 , 从而为场效应管 T2的栅极预输入一个电压信号。 场效应管 T2的源极连接背板高电压信号端, 漏极连接 OLED的阳极, OLED的阴极连 接 VSS电压信号端, 该 VSS电压可以为接地电压, 也可以为负电压。 为驱动 TFT 102预输入电压信号完毕后, 可以关闭复位 TFT 103 , 即将 PRE-SW信号 变为高电平信号, 避免造成竟争的情况。 较佳的, 该复位信号可以是小于或等 于数据线最低电平的低电平信号, 或者可以是大于或等于数据线最高电平的高 电平信号。 一个像素单元阵列中所有复位 TFT103的栅极可以连接到同一预控 制信号端, 由同一预控制信号 PRE-SW来进行控制,保证了驱动 TFT 102栅极 在每次被写入数据电压信号时, 电压沿同一方向变化, 例如, 驱动 TFT 102的 栅极输入电压范围是 0~5V,如果先为驱动 TFT 102栅极预输入 0V电压,则不 管再输入的电压是多少伏, 其电压都会向正方向变化, 如果先为驱动 TFT 102 栅极预输入 5V电压, 则不管再输入的电压是多少伏, 其电压都会向负方向变 化, 从而改善了 TFT的迟滞效应。 该复位 TFT 103可以位于面板的最顶部, 即 与源输出模块 103分别位于面板的两侧, 也可以位于面板的底部, 即与多路选 择 TFT 105位于面板的同侧, 较佳的, 可以将该复位 TFT103设置在面板的最 顶部, 即与多路选择 TFT 105位于面板的两端, 而数据线也是从面板顶部延伸 至面板底部, 即复位 TFT 103和多路选择 TFT 105相当于位于数据线的两端。 如此可以不占用面板底部的数据线布线区域, 且能减少控制信号的串扰。

开关 TFT 104用于将接收的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 开关 TFT 104的栅 极与扫描线 101相连, 源极与数据线相连, 漏极与驱动 TFT 102的栅极相连。 开关 TFT 104为驱动 TFT 101提供预输入电压信号或数据电压信号, 其中, 数 据电压信号用于驱动 OLED, 从而驱动像素单元阵列。

多路选择 TFT 105用于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104。 具体 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路选择 TFT 105所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可以是源极输出 器的输出信号。 多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与栅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所述栅极控 制信号可以表示为 SW, 源极与数据电压信号端相连, 漏极与数据线相连。 每 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连接一个栅极控制信号端, 该栅极控制信号可以由 SW表示, 如果不同的多路选择 TFT 105连接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 则该多 个栅极控制信号可以分别表示为 SW-R、 SW-G、 SW-B等。 多个源极输出器的 不同输出信号, 即多个数据电压信号可以由 S^ S^表示, 可参看如图 4C所示 的当面板数据线与数据电压信号端, 即当面板数据线与源极输出器所提供的输 出信号端数量相等时的像素单元阵列及时序图 。 在复位 TFT 103 为驱动 TFT 101预输入电压信号时, 多路选择 TFT 105关闭, 即栅极控制信号 SW为无效 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即栅极控制信号 SW为高电平, 防止出现竟争的情况。 当复位 TFT 103关闭后, 栅极控制信号 SW变为低电平, 多路选择 TFT 105导 通, 源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 即数据电压信号通过多路选择 TFT105施加到数 据线上, 通过数据线传输至开关 TFT 104的源极, 再通过开关 TFT 104的漏极 传输至驱动 TFT 102的栅极,从而为驱动 TFT 102的栅极输入一个数据电压信 号, 由驱动 TFT 102将该数据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驱动 OLED, 从而完 成了对像素单元阵列的驱动。 其中, PRE-SW与 SW不能同时为低电平, 避免 写入冲突。 其中, 源极输出器可以有多个, 可以输出不同的数据电压信号, 从 而为 OLED提供了不同的电流, 从而使 OLED可以显示不同的亮度。 对于中、 大型尺寸的面板,通常面板数据线的数量要多 于源极输出器所能提供的输出信 号线的数量, 因此可以通过多路选择器将源极输出器的输出 信号及数据线相连 接,该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复位 TFT 103的漏极及开关 TFT 104的源极。其中, 每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 ,与源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端(即 数据电压信号端)及数据线相连, 其中, 一个像素单元阵列中 n不大于像素单 元阵列中所包含的多路选择 TFT 105的数目。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 3: 1的 MUX 多路选择器为例, 即 n=3 , 参见图 4D所示的当面板数据线与数据电压信号端, 即源极输出器所提供的输出信号端数量不相等 时的像素单元阵列,每三根数据 线通过三个多路选择 TFT 105与源极输出器的一个输出端相连, 三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分别连接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 所述栅极控制信号可以表示 为 SW-R、 SW-G、 SW-B, 该三个栅极控制信号分别可以由不同的时钟控 制, 通过分时驱动的方式, 实现对每根数据线的驱动。

如图 4E所示为釆用 MUX多路选择器后像素电路的控制时序, 其中, SW-R、 SW-G、 SW-B分别为三个栅极控制信号。 参看图 4D及图 4E, 首先, 当扫描线 101变为低电平时,开关 TFT 104导通, PRE-SW变为低电平信号(其 中, PRE-SW、 SW-R、 SW-G、 SW-B等信号何时为高电平何时为低电平可以预 先设置), 复位 TFT 103 , 即图中的场效应管 T1导通, 复位信号 VREF通过数 据线传输至开关 TFT 104再通过开关 TFT 104传输至驱动 TFT 101的栅极,本 发明实施例中该复位信号 VREF通过复位信号端为驱动 TFT102的栅极预输入 了低电平信号。 在复位 TFT 103为驱动 TFT 101预输入低电平信号的过程中, 每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控制信号, 即多路选择器的各栅极控制信号 SW-R、 SW-G、 SW-B均为高电平信号, 即组成该多路选择器的各多路选择 TFT 105保持截止状态。 为驱动 TFT 101预输入低电平信号完毕后, 预控制信号 PRE-SW变为高电平信号, 复位 TFT 103截止, 多路选择 TFT 105 , 即图中的 场效应管 T2的栅极控制信号 SW-R变为低电平信号, 源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 即数据电压信号 通过场效应管 T2传输到开关 TFT 104的源极, 再通过开关 TFT 104的漏极传输至驱动 TFT 102的栅极, 从而为驱动 TFT 102的栅极输入 一个数据电压信号, 完成对一列像素单元的驱动。 接下来 SW-G、 SW-B依次 变为低电平, 分别重复与 SW-R变为低电平时相同的过程, 驱动另外两列像素 单元。 此时可以将一个像素单元阵列中的每三列像素 单元看作一个组合, 每一 个组合中的第一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由 SW-R控制, 每一个组合中的第 二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由 SW-G控制,每一个组合中的第三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由 SW-B控制, 从而分时驱动所有像素单元。 其中, PRE-SW 与一个多路选择器的各栅极控制信号 SW-R、 SW-G, SW-B不能同时为低电平, 避免出现重复写入的现象, 造成电压冲突。 在一个周期的驱动过程中, 扫描线 101保持低电平状态, 一个周期驱动结束后, 扫描线 101变为高电平。 当扫描 线 101再次变为低电平时, 下一个周期的驱动开始。

参见图 5, 所述 OLED面板上每个像素单元还包括存储电容 106。

存储电容 106用于保持驱动 TFT 102的栅极电压。在驱动 TFT 102的栅极 与源极可以连接一个存储电容 106, 其作用是为了保持驱动 TFT 102的栅极电 压。

参见图 6A,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 OLED面板, 包括基板和形成在 基板上的像素单元阵列, 所述像素单元阵列由扫描线 101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 像素单元构成,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一个驱动 TFT 102和一个 OLED, 所述 驱动 TFT 102的源极与背板高电压信号端相连, 所述驱动 TFT 102的漏极与所 述 OLED的阳极连接。所述基板上所述像素单元阵 的外围区域还设置有多路 选择 TFT 105 , 每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 与数据电压信 号端及所述数据线相连; 其中,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源极相连,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漏极分别与不同数据线相连,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 的栅极分别与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n不大于所述像素单元阵列中 所包含的所述多路选择 TFT 105的数目。所述 OLED面板还包括开关 TFT 104。

扫描线 101用于通过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使开关 TFT 104导通。 当扫描 线 101上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时, 开关 TFT 104导通, 以将复位信号或数据电 压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

驱动 TFT 102, 用于驱动 OLED。 从而驱动像素电路。 驱动 TFT 102的栅 极与开关 TFT 104的漏极相连, 源极与背板高电压信号端相连, 漏极与所述 OLED的阳极连接。

开关 TFT 104用于将接收的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 开关 TFT 104的栅 极与所述扫描线连接, 源极与数据线相连, 漏极与驱动 TFT 102的栅极相连。 开关 TFT 104为驱动 TFT 102提供数据电压信号, 其中, 数据电压信号用于驱 动 OLED, 从而驱动像素单元阵列。

多路选择 TFT 105用于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104。 每 n 个多路选择 TFT 105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 其与数据电压信号端及数据线分别 相连。 每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源极相连且与数据电压信号端相连, 所述 n 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漏极分别与不同数据线相连,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 的栅极分别与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其中, n不大于所述像素单元阵列 中所包含的所述多路选择 TFT 105的数目。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 3: 1的 MUX 多路选择器为例, 即 n=3 , 参见图 6B所示的像素单元阵列, 每三根数据线通 过三个多路选择 TFT 105与源极驱动器的一个输出 ( …… S n4 )相连, 三个多 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分别连接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 各栅极控制信号可以 表示为 SW-R、 SW-G、 SW-B。 当扫描线 101上的电压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后, SW-R、 SW-G、 SW-B同时变为低电平, 同时控制数据电压信号为低电平或高 电平, 则该源极输出器的低电平或高电平电压通过数 据线传输至像素单元阵 列 , 通过驱动 TFT 101驱动 OLED。

参见图 6B, 所述 OLED面板上每个像素单元还包括存储电容 106。

存储电容 106用于保持驱动 TFT 102的栅极电压。在驱动 TFT 102的栅极 与源极可以连接一个存储电容 106, 其作用是为了保持驱动 TFT 102的栅极电 压。

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复位 TFT 103即可实现对像素电路的驱动, 不增加额外 的电路, 可以避免 TFT的迟滞效应, 成本低, 功耗小, 实现简单。 但是本发明 实施例在一个周期内需生成四个电压信号, 并且需要控制源极输出器的输出电 压。

下面通过实现流程来介绍 OLED面板的驱动方法。

参见图 7, 本发明实施例中 OLED面板驱动的主要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 701 : 所述扫描线 101输出扫描电压, 通过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使 开关 TFT 104导通。

步骤 702: 复位 TFT 103将接收的复位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104。

步骤 703: 开关 TFT 104将所述复位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

步骤 704: 多路选择 TFT 105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104。 步骤 705: 开关 TFT 104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

步骤 706: 驱动 TFT 102驱动 OLED。

本发明实施例中 OLED面板驱动的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扫描线 101变为低电平, 开关 TFT 104导通; PRE-SW信号变为低电平, 复位 TFT 103导通, 同时 SW信号变为高电平, 多路选择 TFT 105截止; SW 信号变为低电平,多路选择 TFT 105导通,同时控制 PRE-SW信号变为高电平, 复位 TFT 103截止; 开关 TFT 104将源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 即数据电压信号 传输至驱动 TFT 101 , 驱动 TFT 101驱动 OLED。

在一个周期的驱动过程中, 扫描线 101保持为低电平, 一轮扫描结束后, 扫描线 101变为高电平。 当扫描线 101再次变为低电平时, 下一轮驱动开始, 重复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步骤。

参见图 8, 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 OLED面板驱动的主要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 801 : 所述扫描线 101输出扫描电压, 通过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使 开关 TFT 104导通。

步骤 802: 多路选择 TFT 105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104; 其中, 每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 所述多路选择器与数据 电压信号端及所述数据线相连。其中,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源极相连,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漏极分别与不同数据线相连,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分别与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n不大于所述像素单元阵 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多路选择 TFT 105的数目。

步骤 803: 开关 TFT 104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

步骤 804: 驱动 TFT 102驱动 OLED。

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 OLED面板驱动的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扫描线 101变为低电平时, 开关 TFT 104导通; 多路选择 TFT 105将数据 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104。 开关 TFT 104导通后, SW-R、 SW-G及 SW-B 同时变为低电平, 与一个 MUX相连的三个多路选择 TFT 105同时导通; 同时 数据电压信号为低电平或高电平, 所述数据电压信号可以是源极输出器的输出 信号。 通过开关 TFT 104将源极输出器的输出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 以驱 动 OLED。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为 MUX多路选择器, 栅极控制信号分别 为 SW-R、 SW-G及 SW-B。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扫描线 101输出扫描电压,通过逐行扫描像素单元阵列 使开关 TFT 104导通; 复位 TFT 103将接收的复位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104; 开关 TFT 104将所述复位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 多路选择 TFT 105将接收 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开关 TFT 104; 开关 TFT 104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传输 至驱动 TFT 102; 驱动 TFT 102驱动 OLED。 通过复位信号端对驱动 TFT 102 的栅极输入统一的电压,保证了驱动 TFT 102栅极在每次被写入数据电压信号 时,电压沿同一方向变化,避免了由于 TFT的迟滞效应而导致的图像残影问题。 且只是增加了少量的复位 TFT 103 ,这些复位 TFT 103可以设置在面板的顶部, 从而不占用面板底部的布线资源, 且减少控制信号的串扰。 增加的少量复位 TFT 103对整个像素单元阵列的面积影响不大,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减小了对 开口率的影响, 成本低, 功耗小, 制造工艺简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 OLED面板的驱动方法: 所述扫描线 101输出扫描电压, 通过逐行扫描像素单 元阵列使开关 TFT 104导通; 多路选择 TFT 105将接收的数据电压信号传输至 开关 TFT 104; 其中, 每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组成一个多路选择器, 其分别 与数据电压信号端及所述数据线相连; 其中,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源 极相连, 所述 n个多路选择 TFT 105的漏极分别与不同数据线相连, 所述 n个 多路选择 TFT 105的栅极分别与不同的栅极控制信号端相连; n不大于所述像 素单元阵列中所包含的所述多路选择 TFT 105的数目; 开关 TFT 104将所述数 据电压信号传输至驱动 TFT 102;驱动 TFT 102驱动 OLED。无需复位 TFT 103 , 从而在不增加多余元器件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多 路选择器的时序和源极输出器 的输出电压实现对像素单元阵列的驱动, 也即 OLED面板的驱动,有效改善了 由于 TFT的迟滞效应而导致的图像残影问题。 实现简单, 成本更为低廉, 功耗 小。 明的精神和范围。 这样, 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 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