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Help| Contact|

Patent Searching and Data


Title:
PILLOW
Document Type and Number:
WIPO Patent Application WO/2014/082463
Kind Code:
A1
Abstract:
A pillow comprises a first part (1) and a second part (2), the first part (1) comprising a head support portion (10) and a neck support portion (11, 11'), the second part (2) being provided below or inside the first part (1) and supporting the first part (1); the second part (2) being harder than the first part (1). This pillow well bears and protects the cervical spine of the sleeper, and rests the shoulder and neck portions of the sleeper.

Inventors:
WU JUNLONG (CN)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3/080486
Publication Date:
June 05, 2014
Filing Date:
July 31, 2013
Export Citation:
Click for automatic bibliography generation   Help
Assignee:
WU JUNLONG (CN)
International Classes:
A47G9/10
Foreign References:
CN203073959U2013-07-24
CN202536913U2012-11-21
CN202312475U2012-07-11
CN101756574A2010-06-30
CN202283154U2012-06-27
DE202011003942U12011-05-12
JP2008237865A2008-10-09
Attorney, Agent or Firm:
SBZL IP LAW OFFICE (CN)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CN)
Download PDF:
Claims:
权 利 要 求 书

1、 枕头, 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头部支撑部分和 颈部支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下方或内部, 并为所述第一 部分提供支撑, 所述第二部分的材料硬度大于第一部分。

2、 才艮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枕头, 其中所述颈部支撑部分水平高度高于头 部支撑部分, 头部支撑部分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第一水平支撑部分, 颈部支 撑部分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第二水平支撑部分, 第一水平支撑部分和第二水 平支撑部分高于所述颈部支撑部分。

3、 才艮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枕头, 其中所述颈部支撑部分包括: 第一颈部支撑部分, 位于所述头部支撑部分的一侧, 具有坡状突出部; 第二颈部支撑部分, 位于所述头部支撑部分的与第一颈部支撑部分相对 的一侧, 具有坡状突出部, 所述第一颈部支撑部分的坡状突出部的坡度不同 于第二颈部支撑部分的坡状突出部的坡度。

4、 才艮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枕头, 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分在一侧向内 斜下方延伸, 在另一侧向外斜下方延伸; 或

所述颈部支撑部分包括:

第一颈部支撑部分, 位于所述头部支撑部分的一侧, 具有坡状突出部, 且向两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

第二颈部支撑部分, 位于所述头部支撑部分的与第一颈部支撑部分相对 的一侧, 具有坡状突出部, 且向两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三水平支撑部,

所述第一颈部支撑部分的坡状突出部的坡度不同于第二支撑部分的坡状 突出部的坡度, 且所述第二和第三水平支撑部之一向内斜下方延伸, 另一个 向外斜向下方延伸。

5、 才艮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枕头, 还包括第三部分, 所述第三部 分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 当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面置于所述头部支撑部分中 时, 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分和第二水平支撑部分齐平。

6、 才艮据权利要求 1-5任一项所述的枕头,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 部分是可拆分的。 7、 才艮据权利要求 1-6任一项所述的枕头,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主体部 分, 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形成头部支撑部分、 颈部支撑部分和水平支撑部分的 外壳, 所述空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枕头, 其中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储物格, 所述储 物格由从所述外壳内侧向下延伸形成的格栅构成。

9、 才艮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枕头,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底板, 所述底 板与所述主体部分结合以将所述外壳内侧封闭, 所述储物格设置于所述于底 板。

10、 才艮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枕头, 还包括调节所述枕芯的主体部分高度 的高度调节装置,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的 底板上。

11、 才艮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枕头, 其中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面具有与人 体的腰部曲线相适合的曲面形状。

Description:
枕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床上用品, 特别涉及新型的枕头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 虽然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是设计不好的枕头 对人的危害并未被大众认识到。 一天中, 人最少 5— 8个小时在枕头上, 5— 8 个小时颈推的扭曲变形、 肌肉长期的不正常的牽拉, 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畸形。 由于颈推的形状发生变化, 肌肉、 韧带受牽拉、 颈间盘受压, 继而肌肉、 韧 带劳损、 粘连、 钙化、 推间盘突出、 神经血管受压…等疾病随之而来。 合适 的枕头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更重要的是使人的头颈部得到良好支 撑, 有助于长期劳累的颈部的休息恢复。

为此, 以往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枕头。 例如, 在 02236219.3号中国专利 中, 记载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枕头, 可以通过填充气体来增加枕头的高度, 但是由于气体是流动的, 所以当睡眠者颈推接触到带有气囊的部分时, 颈推 周围的气体压迫颈推神经, 会引起睡眠者不舒适的感觉。

在 02219273.5号中国专利中, 记载了一种枕头, 其上表面呈前面的厚度 低于后面的厚度的坡状形状, 枕芯后部的贴肩部位处有一内孤形的边以适合 人体脊柱生理学孤度。 但是由于人体头部的形状、 长度以及肩宽等各不相同, 这种枕头不能做适应性的调整, 且其功效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此外, 现有的枕头大都由外套加填充物或整体由柔软 的材料制成。 虽然 可以通过把药材作为填充物密封在枕套内来制 作药枕, 但是其功能相对固定, 而且药材本身也要承受头颈的压力, 时间长了药材也会被压碎。 发明内容

因此, 现有的枕头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枕头, 能够克服或改善现有技术的至少 一个缺陷。 例如, 希望能够提供一种在睡眠时为使用者提供良好 的头颈部支 撑,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颈推部分得到较充分的放 松的枕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枕头包括第一部分和 第二 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头部支撑部分和颈部支撑部 分, 所述第二部分设置 于所述第一部分下方或内部, 并为所述第一部分提供支撑, 所述第二部分的 材料硬度大于第一部分。

由此, 第一部分可以由第二部分支撑, 并对使用者头部和颈部提供良好 的适合人体生理曲线的支撑。 第二部分可以采用具有柔韧性和较大强度且对 人体无害的材料制成, 不易变形, 且强度和硬度能够提供对头颈部的长时间 支撑。 第一部分采用较柔软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构成 , 使得与第一部分直接 接触的使用者头颈部能够得到舒适而符合人体 生理曲线的支撑。 此外, 第二 部分的枕芯内部还可以容纳药材等, 便于制作具有某种药物功能的枕头, 同 时可避免药材长期使用后被压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颈部支撑部分水平高度高于头部支撑部分, 头部支 撑部分的两侧延伸形成第一水平支撑部分, 颈部支撑部分的两侧延伸形成第 二水平支撑部分, 第一水平支撑部分和第二水平支撑部分高于所 述颈部支撑 部分。 由此, 当使用者仰卧枕在头部支撑部分上, 或侧卧枕在第一和第二水 平支撑部分上时, 都可以使头部和颈部得到良好的支撑。

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 发现不同人的睡觉姿势不同, 有的人侧卧时习惯 于弓着身缩着脖子, 有的人侧卧时则习惯于仰着脖子。 针对不同的人设计不 同的枕头当然是一种选择, 但是这样会增加模具和制作成本。 如何能够用同 一个枕头适应不同睡眠习惯和身材的使用者是 目前尚未有人探索的课题。

因此, 本发明人提出了如下的结构: 颈部支撑部分还可包括: 第一颈部 支撑部分, 具有第一坡状突出部; 第二颈部支撑部分, 位于所述头部支撑部 分的与第一颈部支撑部分相对的一侧, 具有第二坡状突出部, 所述第一坡状 突出部的坡度与第二坡状突出部的坡度不同。

这种结构的有利之处在于, 包含坡状突出部的第一或第二颈部支撑部分 可以为颈部提供更好的支撑。 同时, 由于采用不同坡度的斜坡设计, 可以适 合不同颈推长度的人的使用。

此外, 第二水平支撑部分还可以形成为在一侧向内延 伸, 在另一侧向外 延伸。 当第一颈部支撑部分和第二颈部支撑部分分别 延伸形成第二水平支撑 部分和高于所述第二水平支撑部分的第三水平 支撑部分时, 可以是第二水平 支撑部分和第三水平支撑部分之一形成为向内 斜向下延伸至底端, 另一个向 外延伸至底端。

根据上述结构, 习惯于侧卧缩着脖子睡觉的人可以选择向内斜 下方延伸 的一侧枕靠, 其颈部和肩膀就可以与向内斜下方延伸的第二 或第三水平支撑 部分较好的贴合, 从而对头颈部提供贴合的支撑; 习惯于侧卧仰脖子睡觉的 人可以选择向外延伸的一侧枕靠, 其颈部和肩膀就可以与向外延伸的第二或 第三水平支撑部分较好的贴合, 从而在多种睡姿下都可对头颈部提供贴合的 支撑。 此外, 本发明的枕头还可包括第三部分, 所述第三部分包括第一面和第 二面, 当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面置于所述头部支撑部 分中时, 所述第二面与 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分和第二水平支撑部分齐 平。

采用该结构的枕头, 使用者可以在每天休息时去掉第三部分而枕在 头部 支撑部分中仰卧半小时, 由此可以恢复颈推曲度。 在正式睡眠时将第三部分 置于所述头部支撑部分中。 此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水平支撑部分齐平 , 这样可以防止睡眠状态中不自觉的把头部放在 平面与凹槽的交界处导致颈推 扭曲, 可以保护颈推。 这样, 睡眠者无论是在侧卧位还是在仰卧位, 其头部 和颈部都能得到适当的支撑。 第三部分的第一面可以形成为具有与腰部曲线 相适应的形状, 从而可以在人仰卧时置于腰部下方, 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腰推 的曲度。 这对于睡软床的人尤其有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第二部分包括空腔和在包围空腔的壳体上 形成的透气孔, 从而可以使枕头更具有弹性, 并且还有利于改善睡眠时头部 的透气性。 为此, 第一部分可以选择透气性的材料或在主体上形 成多个小孔。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第二部分还可以包括一底板, 该底板与第二部分 的壳体结合以将壳体内侧封闭, 这样可以更为简单地构成腔室并且降低成本。

另外,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 还可以包括调节枕头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 此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部分主体部分 或底板上的第一部件, 和与第 一部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部件。 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为螺纹连接, 通 过调节螺纹位置来调节枕头高度, 也可采用其它合适的连接方式。 这种方式 可以灵活地调节枕头的高度, 以适应使用者的身体特征 (不同的肩宽等) 以 及不同的使用环境, 使整条脊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如第一部件安装于第 二部分的壳体上, 则即使拆下底板, 也不会影响调节高度的功能。 由此, 使 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调节适当的高度, 达到舒适睡眠的效果。

本发明的枕头依据专业医学研究和试验, 可以根据调节角度、 孤度、 高 度和与身体的贴合性, 让使用者的颈推处于全面的放松、 休息、 修复的状态, 从而在每天的睡眠中自然的修复白天因工作劳 累而造成的颈推曲度耗损、 侧 弯旋转, 让骨骼和肌肉处于放松、 自然的状态, 回归到正常的弯曲结构。 附图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 f艮据以下结合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中理解和实 本发 明以上以及其它的目的、 方式和效果。

图 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枕头的第一部分的立 图;

图 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枕头的第一部分的侧 图;

图 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枕头的第三部分的立 图; 图 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枕头的第三部分的侧 图;

图 5 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枕头的第一部分的立体 图, 其上放置有第三 部分;

图 6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枕头的第二部分的立 图;

图 7是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的枕头第二部分一个 施例的立体图; 图 8是高度调节装置安装在枕头第二部分的底板 时的示意图; 图 9是图 7所示的高度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的枕头 。 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是 为说明本发明而举出的例子, 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因此在不脱离 本发明实质和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和变型。

如图 1所示, 枕头的第一部分 1包括头部支撑部分 10和第一颈部支撑部 11。 第一颈部支撑部分 11凸起, 头部支撑部分 10下凹。 第一颈部支撑部 11 的水平高度高于头部支撑部分 10,且第一颈部支撑部 11所占比例小于头部支 撑部分 10。第一颈部支撑部 11凸起的高度和孤度可以根据人体平躺时颈推 曲度来设计。 例如第一颈部支撑部 11 最高点的高度可以设置为从底部起 5-8CM。 第一颈部支撑部 11还可以形成为从枕头靠着睡眠者颈背部的方 向 枕头外延伸的坡状, 从而使睡眠者颈部受到较为均匀的支撑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 2所示, 枕头的第一部分 1 包括设置于第一颈部 支撑部 11相对侧的第二颈部支撑部 11'。 第二颈部支撑部 1Γ的高度大于第一 颈部支撑部 11。 第一颈部支撑部 11和第二颈部支撑部 1Γ统称为颈部支撑部 分。 第一颈部支撑部 11包括第一坡状突起部 111。 第二颈部支撑部 1Γ包括第 二坡状突起部 111'。 第一坡状突起部 111 的坡度小于第二坡状突起部 11Γ的 坡度。 这样, 可以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具有不同颈推长度的人 群。

如图 1和 2所示, 枕头的头部支撑部分 10两侧分别向左右延伸形成第一 水平支撑部分 12。第一颈部支撑部 11两侧分别向左右延伸形成第二水平支撑 部分 13。 第一水平支撑部分 12高于头部支撑部分 10。 第二水平支撑部分 13 高于第一水平支撑部分 12。第二颈部支撑部 11,两侧分别向左右延伸形成第三 水平支撑部 13,。 第三水平支撑部分 13,高于第二颈部支撑部 11,, 也高于第二 水平支撑部 13。

为了保持枕头的通气性, 可以在第一部分上形成多个通孔 14 , 如图 1所 示。 通孔的孔径可以在 lmm-5mm之间。 此外, 也可以用透气性好的材料制 作第一部分 1, 这样通孔 14也可以省略或减少数量。

利用上述枕头的这种形状, 睡眠者在仰卧时, 头部和颈部可以艮自然地 贴合于头部支撑部分 10和颈部支撑部分 11。 侧卧时, 第一水平支撑部分 12 可以为头部提供良好的支撑, 第二水平支撑部分 13或第三水平支撑部分 13, 可以为颈部提供良好的支撑, 使整条脊推保持在大致同一水平线上。

此外, 上述枕头的这种形状, 使用者可以在每天休息时枕在头部支撑部 分中仰卧半小时, 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颈推曲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第二水平支撑部分 13可以形成为向内斜向下 延伸至底端, 第三水平支撑部分 13,则向外延伸至底端, 如图 2所示。 此外, 也可以将第二水平支撑部分 13形成为向外延伸至底端,第三水平支撑部分 13, 则向内斜向下延伸至底端。

根据上述结构, 习惯于缩着脖子睡觉的人可以选择向内延伸的 第二水平 支撑部分 13—侧枕靠, 其颈部和肩膀就可以与向内延伸的第二水平支 撑部分 13较好的贴合, 从而对头颈部提供贴合的支撑; 习惯于侧卧时仰脖子睡觉的 人可以选择向外延伸的第二水平支撑部分 13,枕靠, 其颈部和肩膀就可以与向 外延伸的第三水平支撑部分 13,较好的贴合, 从而对头颈部提供贴合的支撑。

艮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 枕头还可以包括第三部分 3。 图 3和图 4显示 了枕头第三部分 3的一个实施例。 该第三部分 3形成为片状。 包括第一面 31 和第二面 32。第三部分 3的第一面 31凸出, 其凸面形状可以与头部支撑部分 10相适应, 以便置于头部支撑部分 10中。 第三部分 3可以使用与第一部分 1 相同的材料, 并且也可以形成与第一部分 1的通气孔 14相似的通气孔 34。

如图 5所示, 第三部分 3的四边略有弯曲, 以便在第一面 31置于头部支 撑部分 10中时, 该第三部分 3的第二面 32的各个部分分别与第一、 第二和 第三水平支撑部分 11、 12和 13 齐平, 使整个枕头的上表面基本处于一个平 面状态, 可防止头部陷于凹凸部造成颈推的扭曲。

在平卧位时, 颈推的曲度得到了支撑, 腰部由于臀部和胸背部的高凸而 处于无支撑的空虚状态。 考虑到这一点, 本实施方式中的枕头在设计时考虑 到在保护颈推的同时也保护腰推, 所以第三部分 3的第一面 31的凸面具有与 人体的腰部形状相适合的形状, 如图 4所示。 在人平躺时, 第三部分 3的第 一面 31朝上地放在其腰部下, 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腰推的曲度。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 第三部分 3与第一部分 1分开, 这样可以才艮据需要 在第一部分 1上放置或取下第三部分 3。

如图 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枕头的第二部分 2与第一部分 1 的形状相似, 包括头部支撑部分 20、 颈部支撑部分 21和第一、 第二水平支撑 部分 22、 23。 这些部分的全部或部分位置可以设置透气孔 24。 透气孔的大小 可以在 lmm-10mm之间。 第二部分 2在使用时可以放在第一部分 1内部或其 下方。 第二部分 2 的形状也可以不与枕头形状 (第一部分的形状) 一致, 而形 成为更简化的形状, 例如表面为平面。 这样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在这种情况 下, 第二部分也可以放在第一部分内部或其下方。 但是, 第二部分 2 与第一 部分 1 的形状相似的好处是, 可以使第一部分 1 均匀受力。 由于第一部分 1 的材料是柔软的材料 (如聚氨酯制的海绵), 第二部分 2的平坦表面承托易使 第一部分的供枕靠的表面的各部分变形。 而且如果通过第一部分 1 的材料厚 度变化来形成供枕靠的表面的形状, 也由于其材料较软, 难以对头颈部提供 原来由第二部分 2能够提供的有力的支撑。

如图 7所示,枕头第二部分 2的头部支撑部分 20、 颈部支撑部分 21和第 一、 第二水平支撑部分 22、 23构成外壳部分。 在该外壳部分内设有用于放置 物品的储物格 25。储物格 25可以是从第二部分 2的外壳部分内侧向下延伸形 成的格栅 251。 可以采用模压、 注塑等方式将格栅 251与外壳部分一体成形。 格栅 251的一些交接处可以设置内切螺纹孔 26 , 可以安装螺丝 27 , 从而加装 封住格栅 251的挡板 (未示出)。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利用格栅 251对第二部分 的外壳部分提供支撑, 又可以将具有药物治疗或保健功效的药包等独 立放置 于储物格 25中, 且不易被压碎。

如图 8所示, 第二部分 2还可以包括一底板 28 ,底板 28与外壳部分结合 以将外壳部分内腔封闭, 这样可以避免在各储物格 25上分别设置挡板或其它 固定药包的装置, 减少制作工序。

图 9所示为调节枕头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 29的安装示意图。 此高度调节 装置 29可以设置在如图 7所示的外壳部分的格栅 251上或如图 8所示的底板 28上。 高度调节装置 29包括设置在外壳部分的格栅 251或底板 28上的第一 部件 291 (见图 4), 和与第一部件 291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部件 292。 如图 4 所示, 第一部件 291可以设置在格栅 251的交接处, 与第二部件 292可以是 螺纹连接。 虽然没有图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理解, 第一部件 291 可以 形成为在底板 28上向着外壳部分的方向延伸的柱状, 在该柱状的内部形成螺 纹孔与第二部件 292螺纹配合。 由此通过调节螺纹位置来调节枕头高度。

第一部件 291位于外壳部分的格栅 251上时, 即便没有底板 28也可以调 节枕头的高度。

通过高度调节装置, 对于不同身材的人, 都方便使整条脊推保持在同一 水平线上。

此外, 通过设置上述高度调节装置, 可以不必将第一部分 1 的第二和第 三水平支撑部分形成为不同高度。

本发明的枕头的第二部分可以采用具有半硬质 或硬质的材料如聚氨酯制 成, 其硬度可支撑头部和颈部带来的压力。 第一部分可以采用较柔软的对人 体无毒、 害的材质制成, 如软质的聚氨酯。 这样就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头 部和睡眠习惯, 可使睡眠者在睡眠中能够基本保持正确的睡姿 , 达到提高睡 眠质量, 使头、 肩、 颈部能够得到较好的放松与休息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 说明书中 关于本发明各组成部分与特征的描述,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形成多种组 合方式。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